在我们熟悉的成语当中有一个叫“学无止境”,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学任何东西都不可能穷尽它的意思,也寓示着“学而不厌”永不满足的精神。人说某某人的水平已是“登峰造极”,相比而言,只能算作现阶段的最优而已,就像奥运会纪录被一次次刷新一样,人们总在追求突破中超越,以前认为遥不可及的纪录而今都已成为不屑一顾的成绩了。
“极致”“极品”常形容最佳者,而我们生活中真有最佳者吗?其实不可能,应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切实际,像一切产品常加以“极”来形容,未免过誉与不实了。不过,我们确实可以在生活中寻找更好的,甚至是自己认为是“极”的东西,比如吉尼斯纪录,正在将世界各地一个个能称之为“极”的现象一个个留存,一次次刷新。
艺术,同样是一个不断追求极致的过程。我在欣赏鼓演奏的时候,确实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新奇。看着简单的一个鼓就可以演奏得出神入化、变化无穷,跳跃的鼓棒与流水般连绵不断的鼓音让人仿佛置身于天外之声中。鼓点与鼓点的交融,重音与轻音的搭配,急速与缓慢的对比,使原本一个个没有生命的鼓击声,如碎玉飞花般四溅,时而又像瀑布倾泻,时而又像狂风骤雨般猛烈。鼓棒似一根扯不断的线在鼓皮之间粘连翻飞,灵活的姿态轻巧地在鼓上摇摆点头,又如彩蝶舞动在鼓上,边击、重音、滚奏、连音……技巧已经不再重要,也看不出哪里是技巧了,只知道鼓在那里发出令人心颤的节奏,带动着整个身子一起合拍扭摆起来。
当然,鼓的变化远不止这些,那只是一个鼓上的杰作,在一大套鼓上,我们看到的是对人体极限的不断冲击,鼓镲的多少倒不是关健,关健是技术与艺术的突破。当技术成为艺术的时候,人在追求的是如何将它作为生命来呈现出最为丰富亮丽的一面了。声音被赋予了思想,音乐被溶入了情感,所有的肢体动作与自然的声响一起交合出最富于万物本质的精神来。人和鼓合为一体,鼓是人的化身,人是鼓的象征,镲的金属的震撼也不断地勾起听众心头的畅快淋漓,所有人的心一起随着音乐摇摆,所有情感在这没有国界的语言中得到共鸣,一样的激情,一样的感动,一样的奔放与渲泻。对于这样的表演,有人说“绝”,有人说“极”,或许这正是鼓手所追求的,但却不是终点。
任何一门学问同样如此,我们在没有看到更高境界的水平时,常常会惊呼它的完美或精湛,而当人们有了更佳体验的时候,回过头来看原来的水平,会觉得不过如此,而且显得差劲了。今年的春晚,有不少人觉得没意思,水平不高,表现不好,有点失望,什么原因呢?人们总是在渴望看到极品的东西,希望满足自己日益高涨的欣赏目光,有了一次次高品位的观看体验之后,人们不再认为那种水平是极品了,而心中则期待着央视能有顶峰之作,所以,当期望远远高出实际水平的时候,也就有较大的失望了。事实上,央视也在不断地追求着那种极品之作,只不过永远没有可以称之为真正极品的东西,他们也就只能在追求中提高,或者走另一条特色之路,这样才有希望得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