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7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岁岁年年清明相似,都是思念中带去后人对前辈的尊重。但似乎伴随着年龄的增大,眼中的清明,内心的感触渐渐又有了些不同。

依旧是这条石子路,不宽的路上行走着几群人。远处的山上不时发出几缕白烟,伴着鞭炮声。尽管还不到八点,但路的对面早已经有上宅坟的人三三两两地走下来。随着路的延伸,一座小土地庙若隐若现。

小山脚下,一条弯弯曲曲的陡峭水泥路通往山顶,相比上来的石子路更为狭窄,只容得下两人并排行走。路旁一座座坟上早已插上了五颜六色的花圈,在略显单调的山中也不失为一道独特风景。我弯着腰、喘着气,终于大步到了目的地。

姑婆在坟前摆上贡品,插上点燃的蜡烛和香,然后焚烧锡箔。只见黄色的火苗窜动在闪着银光的“元宝”中,不一会儿就烧完了,只留下淡黄色的灰烬,在风中徐徐飘荡,无痕,然后粉碎。我们依次磕头,拜了一拜。姑婆,已经多年来回老家,她一遍遍地念着经,然后跪下,磕头,许久不起。

站在山上,我在思考。看着山下一片片农田,回忆着路旁看到的写着“有求必应”的土地庙。这些没有理由或者是很有理由的相信,难道就是信仰?我不敢质疑,也不想质疑是否有上帝或是神仙、佛祖的存在。我不能确定、也不想确定奶奶、姑婆们口中神神叨叨的东西是否真实。

小时候,磕头的时候,奶奶总会在一旁默念,让先人保佑我平安、健康,学业有成。这些奶奶所相信的也许只是一种祈望,但也许不仅仅只是一种祈望,只有自己的努力,才永远是最具有说服力的。那些不可置否的因素,就当作是运气。毕竟人生是自己把握!

下山了,还是回头看了一眼土地庙,却没有再想什么。

临回家前,奶奶硬是让我拿上一些水果,嘱咐学习要自己用心。我招了招手,向前走。过了好久,背后才隐约传来掩上老木门的声音……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