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饭了!”妈妈在叫我吃饭了,我懒洋洋地走过去,拿起碗慢吞吞地吃起来,过了好久,我总算把小半碗饭消灭掉了。
我一边拿着零食,一边说:“我不吃了!”“不行!”妈妈严厉地说。我假装可怜惜惜地说:“我的好妈妈,请饶了我吧,我真得吃不下了。”妈妈说:“粮食是农民伯伯一颗一颗种出来的,你不能浪费粮食。你知道,在灾区,有多少人,还吃不到饭呢!”这时,我情不自禁地念起了唐朝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民伯伯们在太阳底下劳作的景像,因为农民伯伯们懂得,在正午烈日下锄掉的杂草,就很快会被晒干晒死,所以,尽管热得汗珠啪哒啪哒往下掉,肚子饿得叽咕叽咕叫也顾不得了,我们那里知道我们吃的盘中之食,每一粒都是来得很不容易的,是农民伯伯们冒着酷热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这时,我仿佛看到了那农民伯伯弓了背,冒着炎热的太阳在田地里劳作的身影。
这时,我的脑海中又再次出现了5。12汶川大地震中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妈妈面对死神,面对嗷嗷待哺的婴儿,因为找不到吃的东西,竟义无反顾地割开了自己的手指,把自己的鲜血一滴滴地喂给婴儿喝。还有一位伤员,竟然靠吃餐巾纸,顽强地活了下来。在灾区,有一碗饭吃,那可是最大的奢侈。我似乎看到了那一双双渴望饭吃的眼睛。这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有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粮食,它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它是多么的珍贵啊!我飞快地走到了餐桌前,“啊呜,啊呜!”几口就把剩下的饭全吃光了。原来这米饭是这么的香,这么的好吃!这时,我在心里再一遍默默地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