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发亮的执著12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今天,我看了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感触很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在大山深处的水泉村里,有一所水泉小学。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只有两间非常破旧的屋子。校内有1~4年级28个学生,1名老师。一天,水泉小学的高老师因家中母亲病得厉害,不得不回家一个月 ,但要是这样,孩子们的课就没人教了呀!于是,水泉村的老村长跑了十几个村,找来了刚刚小学毕业,年仅13岁的魏敏芝。魏老师的心里一直记着高老师对自己说的话:你得把这28个孩子都看好了,不能让他们辍学,等我回来,还得是一个不能少!

于是,魏敏芝老师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和使命,谁要带走孩子,她就跟谁急。后来,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不得不失学去城里打工。魏老师为了寻找辍学的张慧科,踏上了入城之路,开始了在茫茫人海里的寻找……正如影片导演张艺谋所说的:“《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朴实,传统,甚至有老套的电影,但我们拍摄的目的就是:在司空见惯重拍出一份真切,一份力量,一种真实感。

很多导演拍电影只追求好看,但这部电影出好看之外,我们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能让她去感染观众,让大家去想什么,关心什么,爱什么……”是啊,这部电影拍得司空见惯,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特别特殊的镜头。那么,为什么这部电会那么红呢?因为,魏敏芝那被夕阳拉长的身影和电台门口一声接着一声“你是台长吗”的询问声,是那样的震撼人心!为了筹集到省城去的车费,她想尽办法挣钱,还带着学生去搬砖;车费凑不够,她就独自一人步行去省城。在城里,她为了寻找张慧科,四处奔波,仅有的一点钱也舍不得花,饿了吃别人的剩饭,渴了就喝点自来水。为了省钱,她就写了一晚上的寻人启事。听说只要能上电视,马上就能找到人,她就在电视台门口整整等了一天半。影片里人物在陌生环境——城市的遭遇,成为影片在威尼斯获得“金狮奖”的重要原因。张艺谋导演拍这部片子另一个目的就是反映如今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影片中农村的教育是多么封建,多么死板!教师们的学历都不高,没受过专业教育只会叫孩子们抄课文,就当把孩子教好了。

这当中可看见更多更多的中国问题,这就是电影所能做到的,也是观众所能发现的。张艺谋似乎不想抹煞中国人性的存在还没在时代的转变中倾向于麻木。如果魏敏芝换到我们这里,他应该还在上六年级,正是在学校安心读书的时候,但在影片中,她却为了50元钱历尽艰辛。影片的结尾,水泉小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条件有了好转,张慧科这只“小鸟”归巢了。但这不是所有中国贫穷农村所能得到的幸运,还有无数的中国农村儿童在失学与工作之间浮沉。

在《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里,张艺谋选用的演员,均是普通中,小学的老师,学生。主角魏敏芝和张慧科,都是河北小赤城县所属两个村的学生。这也更突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的发生、发展、结局的真实感和魏敏芝闪光的执着,纯洁的责任心。这部电影,使那么多人落泪。的确,魏敏芝“一个都不能少”闪光的执著,张慧科因没钱辍学反映的问题……

值得我们去深思,令我们感动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