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 何必硬“阳刚”800字

2024-05-1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针对近几年来文学创作的“阴柔化”现象,孔庆东教授提出了“阳刚作文”这一概念,提倡将作文写出阳刚的味道。然而,我却以为,作文其实就是一个抒发真情实感的工具,任何情感都可以利用它进行一定的宣泄,至于是否阳刚,实在不必苛求。若是带着一定要阳刚的目的去写作,反而失去了写作最初的意义,若是僵化地发展下去,与学界一直批判的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说谎作文”又有何异呢?

过去我们提倡创新作文是为了什么?为了打破应试教育下僵硬的作文体制,粉碎说假话、说套话的枷锁,挣脱束缚着我们表达真情实感的外套。那么,难道“哀伤疼痛”就不是一种真情实感了么?如今作文伤感风盛行,就必定有他盛行的道理,硬要改变,只会适得其反。试想,如今的80后、90后,面临着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种种未知情型,正承受着比上几辈人都重的压力,而适应一个新环境有时甚至比创造一个新环境更为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对不少人来说,通过文字发泄负面情感是一个很好的减压方式,而通常大部分人也只是写写而已,发泄过后又会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作文,很有可能非常消极。可是,这并不代表这些作者的内心不“阳刚”。

另外,通常这些悲伤文字的制造者相当一部分是中学生,其中尤以高中生为多。这些人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内心敏感细腻,情绪极不稳定,常常因为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而产生不良情绪。每到这种时候,手中的笔或是键盘就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他们将一些不如意化作荒诞朦胧的文字,正显示了这一生理时期普遍迷茫的心理状态,实在无可厚非。

当一个作者正在“心烦意乱”之时,你如何能要求他一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东西来?健康豁达起码也要在一段时间的平静和反思后才会出现吧?

追溯古今中外文学史,诸多流芳百世的千古美文是在不“阳刚”的情况下创作而成的,屈原、杜甫、李白这些大诗人都爱发牢骚,写忧伤,虽然我们学生的忧伤与他们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厨川白村曾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发激愤之语以舒心肺,似乎还能够激发天才的创作灵感呢。

当然,对于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章,我认为是应该加以适当引导的,如果你只是写一些不知所云的悲伤文字来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