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尤金的《妈妈,放下手机吧》,感受颇深。
和家人去冰岛度假时,女作家忙着和友人发送信息,忽略了身边的孩子,遭到儿子严厉的指责,并推荐一篇美国女作家的“忏悔录”给她,让她好好阅读。文章大意是说,母亲沉湎于手机缤纷多彩的世界,收发电邮,阅读书报,进网上聊天室,总是忙得不可开交,无法专心聆听孩子说话,更没时间和精力陪孩子玩耍。终于有一天,孩子发出了令人心碎的哀求:“妈妈,你可以放下手机吗?”孩子彷徨无助的眼神和那不自觉的透着谴责意味的语气是这位母亲悚然而惊,在长达三年的漫长岁月里,他竟然因为手机而让孩子的新房长满荒芜的杂草。于是,母亲放下手机,和亲爱的女儿一起用沾满颜料的手指绘制美丽的指画。从此以后,和家人亲密共处时,他们家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会全部关闭,彼此脸对脸,眼对眼地谈心。
在我的生活中,这样似曾相识的情境屡见不鲜。闲暇时刻,忙着上网,忙着游戏,女儿就在身边,却要把他支走,不肯和她在一起。有时女儿央求我和他一起游戏,总嫌他的游戏太小儿科,玩不了几分钟,就心生厌烦,没好气地让她走开。现在想来,自己的态度真是太过冷漠,孩子该有多失望啊。
女儿总是说我没有耐心,动不动就责怪她,我也曾下过很多次决心,对他更亲热,更温和一些。可是见了面,那些滚烫甜蜜的语言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总是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对别人很宽容,对自己的女儿却太苛刻。难道真的是爱之深,痛之切吗?
很想和从前一样,脸对脸眼对眼讲故事,我们的眼睛里盛满了暖暖的爱。现在,女儿眼里仍有满满的爱,可我的眼睛里却有了太多其他孩子的影子,时不时和女儿做比较,遗憾,怨愤,无奈,种种不良情绪常常让我没有来由的焦虑不安。
好孩子,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请原谅妈妈的漠然。我要放下的,不仅仅是手机,还有对你永不知足的期望。从此,心平气和地和你做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