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需要振兴900字

2024-06-0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总理说的一句话,这同样也是他人生的基准。

想想我们现在上的小学、初中及高中,无不是一种从众心理。我们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承担起自己的一生。哪怕心智成熟到了一定的境地,可我们的实力确实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换言之我们读书也许就是很现实的一个目的,那个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凭。

当老一辈的人因为自己曾经经历的惨痛,会迫不及待地传授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以此来警惕他们,甚至教导他们该如何走那条路。可在这个同时他们往往忘记了读书的意义。是在失败和磨难中迷失了最原始的自己吗?

也许是的。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贪官污吏,他们一开始也是带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名利场上,他们洁身自好,可很快会被利欲私心所蒙蔽,因为那实在太诱人了。他们忘记了最初那美好的理想。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变相成为一个人走向深渊的“罪魁祸首”呢?

这个世界上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的,摆脱名利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不为外物所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甚至更多的人,他们无不是在以自己诠释着中华的传统美德。

我们身边有太多的抱怨。抱怨生活、抱怨天气、抱怨父母、抱怨朋友、抱怨同学、抱怨自己、抱怨教育。我想如果一个人连这些事物最本质都没看清,那么他首先没资格抱怨,并且他所阐述的并不是真正的抱怨,而是盲目的。

如今进入职高,我们很多人都是因为中考失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入的。我们甚至不肯给予它那么一点的尊重,这是为什么呢?

——从众心理。这是个毋庸置疑的答案。

我们就如同因为丢弃了船桨而失去了方向的船,随波逐流,任意东西。说得好听点是惬意,说得难听点就是盲目。

这种盲目比失明的人更加可怜。——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们的状态就是这样,甚至连为那现实的目的努力的动力也没有。我们难道不是作茧自缚吗?这样每天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去享受无聊,却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

如果我们努力了,我相信在那段过程当中我们每个人会从中发现乐趣并为之不断进步。我们会发现我们不再是单一的为这一张文凭而是整个过程中的风险和磨难。我们会因我们的知识积累而增加心灵的修养。那个时候我们的心所承受的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小爱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大爱,那个时候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心力去为我们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