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草、木樨、月季、麻雀、鸣蝉、红瓦白墙、一位老人、一个稚童,我再次看见那记忆深处的小院如一副传神的水墨,纵使岁月风干,却愈发清晰。
或远或近的时光之前,是那记忆中的小院。那时我还小,,祖母身体也还康健。每天早晨明媚的曦光从树叶的缝隙中穿过,投下一枚枚金黄的圆斑,温暖得仿佛是早餐是祖母为我打在搪瓷碗里的溏心蛋(比喻生动形象,景物描写生动,富有生活气息)。我瞪着大大的眼睛,坐在那吱呀乱响的竹床上,望着小院中的一花一石、一草一木,心汩汩地冒着泡。祖母坐在我身旁那个不知经历多久岁月的竹椅上,摇着大浦扇,半眯着眼,慈祥地望着我,如一尊佛。我也望向她,祖孙四目相对,不觉咧开了嘴,笑了。静看流连戏蝶、群芳争艳,静候日升日落、时光流淌,闭眼、不语、静好(语言对仗工整,富有韵味)。
祖母是一位恬静而慈祥的老人。每日清晨。她踩着自己织的大红毛线拖鞋,搬出竹椅、竹床,静静坐下,拿起那个古朴的大浦扇,轻轻摇着,扇出一阵木樨的清香,仿佛世上别无他物般的淡雅。(富有生活气息)即使偶尔一两只的麻雀停落在了扶手上,她也不会驱赶,只是半眯着眼,仿佛沉醉在了风中、梦中(对祖母形象的细致的刻画)。
但我也知道,祖母其实并没有睡着。每每当我揣着一两块硬币欲走出小院那扇沉重的红漆门时,她总会努力睁开眼,用蒲扇轻轻拍拍身旁的竹床,轻轻叮嘱:“小心点啊,外面车多。不要买冰棍,吃多了拉肚子。”可每每当我惊讶并追问于她为什么闭着眼仍能知道我的动静,她却总是笑而不答,即使回答,也是像“因为风中没有了乖孙儿的味道”这样让人琢磨不透的话(刻画了祖母慈祥、关爱孩子的形象)。
后来、再后来,风吹雨成了花,时光也终究追不上白马(化用优美歌词,增强文章的艺术性)。风、草、木樨、月季、麻雀、鸣蝉、红瓦白墙依旧(照应),只是墙角深处那些不知何时洒下的爬山虎的种子发芽了,爬上了墙头,小心翼翼地朝里面探望着,以覆盖那些记忆的裂痕。祖母老了,再也不能在我出门时叮嘱我,只能静静躺在我为她搬出的躺椅上,任由清风拂过她的白发,望着这恬静的小院的一切,眼眸中充满了留恋……
如今,我再次回到这个记忆深处的小院,再次坐在竹床上,花开了,我没有闭眼,只是看着院中的一切,兀自思索,仿佛看见那记忆深处依旧美丽的小院,看见了慈祥的祖母,看见了自己在人生路上所获得的所有美好(结尾再次出现开头场景,照应;点题;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