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 强中国10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2013年春晚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有一个节目一直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那就是赵文卓的《少年中国》。正如梁启超所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的这篇文章不长,只有寥寥三千多字,但是每一个字都那么的掷地有声。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少年时期就立下大志,为国奋斗。西汉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从小善于骑射,精通兵略,常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马踏匈奴,屡建军功。

18岁就率领军队,深入大漠,抗击匈奴。他曾凭着一身虎胆,独自率800骑兵,远离主力几百里,击败了匈奴几千人的队伍,并俘虏了匈奴重要将领,战功卓著,被封为冠军侯。班固评其一生:“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纵死犹闻侠骨香,不凡的气质,注定了他有不凡的成就。他的赫赫战功,他的勇猛善战,引得后人不断的传唱。有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的礼赞,有李白“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钦羡。

还有那广为传唱的“封狼居胥”的佳话,不断地诉说一代名将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定地保卫。吕蒙少年时发奋读书,让鲁肃对他由衷佩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后来他镇守吴国,使魏蜀不敢窥江东半步;辛弃疾同样是在少年时期便立志报国,组织义军抗金,以十五骑突入金营冲杀,全而还之,留下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绝唱。不独古人一腔报国之志,放眼近代,亦不乏为国家民族自立自强之人。孙中山,少年时便立誓要改变国家制度,而后便不停地为自己的梦想奔波,终于领带了那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少年毛泽东立志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踏出了湘山湘水,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总理,少年时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纵观古今立下誓言,并每时每刻都牢记在心,时时刻刻都为之奋斗的人,能有几个?但周总理做到了,正是因为有了远大的理想和不懈的努力,他成为了我们永记心中的敬爱的总理,更成为了倍受世界人民景仰的一位时代伟人。我们再审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感受到的是一代伟人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奋勇抗争。

看着《少年中国》中少年们一个生龙活虎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祖国岂不是也大有希望!想想正是青春年少时的我们,肩上不正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难道我们不应像前人那样,怀揣中国梦,并为之奋斗,让自己强大,也最终使自己的国家繁荣富强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恰同学少年”的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中国梦!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