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抚心10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颂 疵

西哲说:“身有残疾的人是因为上帝太青睐于他的芬芳,以至于情不能自己,深深得在他的身上留下缺憾的遗迹。自幼爱管闲事,打抱不平。本想将害人的上帝揪出来,痛扁一顿,为其平反昭雪。无奈西方之大,一己之力尚不能及,况且上帝存在于人人心中,只好作罢。

东方神话讲:“女娲造人时,工作量甚大。待到疲倦之时,改换藤条甩人,点落即成人。中间自然有不足之人,也可理解。异想于若是换成机器批量生产,情况还是可以稍微改善,可疏漏之处也偶有次品。

似乎两个不同世界的人都竭力为一方弱者圆着不能说的谎,而这谎却是众所周知的。在现实的天平前,人们宁愿为略向下倾斜的一方编织美丽的梦。弱者平静如镜,他们身后更有大起大落,大是大非。想也是弱者不弱了,这也是我所希望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镂 心

助残的事多多益善,来者不拒。但是否考虑过更高层面的一些东西?好比将一个人从虎口救出,但事后谈虎色变,遇猫即是虎,其所谓救其身而失其心。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就是从本质上认识到医其形体,不如拯救其心。

我曾听闻一位残疾人对让座者的一番话:“请尊重我,我是个正常人,请把座位让给更需要它的人。”我们切不可因为善举,而伤其心。我们更需要尊重的是一颗破碎的心。

有人曾问:“拿笔的儒者能做什么?莫非拿着笔去拯救人类?”我的回答很寥寥,但一纸文字若能安抚一方破败,我也就知足了。倘若一根笔管能雕镂破碎的心灵,我宁愿将笔杆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曰 募

一逢捐款,善募,总人头济济。队伍神龙不见其尾。貌似排队的人都心怀义举,兼济天下,其实不然。

这潜意识的奉献精神已被提倡为公开的竞赛模式。大至企业,小至个人。企业,公司为扩大其知名度,特以红底白字条幅挂于门前, 我公司为xx捐助xx ,老板站在条幅下面,笑而不止。款是否捐出,无从得出,款的多少真如条幅上所写?更是天方夜谭。

各学校尤有拼杀趋势。款数指标下达至各个班级。老师自然地言传身教,排队捐款。多至数千元,少则百元。这无疑不是学生唏嘘的焦点。多捐者被誉为家富,少捐者被贬为吝啬。而学生捐款更是硬性规定。多者褒奖,少者责令。生生硬拼出个具有奉献精神的班级。

此处放大为炮弹,缩小为细菌。是个有血气的中国人,应当呼正义,道不平。

人云亦云,随众从之者,切勿破财;自命清高,妄自尊大者,宁毋费神;例行公事,淡然看之者,也可作止罢。

折翼之鸟,授之以渔,抚之以心,注之以情。倘能若此,民之幸甚,国之幸甚。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