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的故事1100字

2024-12-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石臼的故事

中山路小学五(2)班  吴悦豪

指导老师  丁晓红

暑假里,我去奶奶家。在院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我发现了一块圆锥形的大石头,在它中间还有一个很深的斜坑,由于年代久远,坑的边缘很光滑,外面已经盖着一层薄薄的青苔。我又惊又喜:“呀!这难道是文物吗?”

我赶忙找来爷爷,好奇地问:“这东西是什么呀?”“喔!那是石臼。”爷爷不紧不慢地说。

“石臼?”我疑惑不解。

“是用来椿米的,我刚刚炒了些芝麻,正要用石臼椿一下呢。”

说着,爷爷又从门后拿出一根木棒。木棒一头包着一个小铁箍,另一头却按着一块大石头,爷爷说这棒叫“棒锤”。他把芝麻倒进石臼里,然后用棒子不断地捣打着。慢慢地,芝麻就碎了。最后,真象是超市里买的“芝麻糊”,阵阵香气扑面而来,黑黑的芝麻糊上闪闪发光,象是芝麻油。“真神奇,石臼真是个好东西!”我高兴地说,随手拈了点芝麻糊尝了起来。

“是个好东西!石臼还救人命呢!”奶奶走过来说。

“救人命?”我一头雾水。“是真的吗?”

于是奶奶给我讲起了“石臼救人”的故事:

“二、三十年前,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的粮食都吃光了,人们只能挖野菜打野果子充饥。有时实在饿得不行,只好趁着天黑偷偷摸摸去生产队的田里抓一些没成熟的麦子。那时麦子刚刚‘灌浆’,没有成熟,可人们顾不了那么多,连夜拿石臼将麦子连皮带肉一起捣碎,在放上些水和开后,将割来的秧草切碎了包在里头,做成团子吃!……”“秧草,这个不是大酒店里常做的野菜吗,挺贵的,可好吃哟!”我打断了奶奶的话。“现在秧草可稀罕了,饭店里卖大价钱,可那时候多得很,生产队里拿它来做饲料,来喂牛呀、猪呀、羊呀,实在吃不了,干脆做肥料!拿来做团子馅,就为了能多做些团子,也没有油,更别说什么味精呀、酱油什么的,就放点盐,可难吃了!可为了活命,也只好将就着吃呀!……”

回到家,我问妈妈:“什么叫‘青黄不接’?青黄不接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妈妈告诉我:“‘青黄不接’指的是每年的3~5月份,那时候,由于生产能力差,粮食产量低,地里种的粮食不够吃,到了的每年3~5月份,往往就有了上顿没有下顿,挨饿是经常的事,所以每年‘青黄不接’的几个月实在太难熬了!”

“那太可怕了!”我叫道。

“现在我们多幸福呀!再也碰不到‘青黄不接’挨饿的日子了!”妈妈说,“这样的好日子可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每天吃着做工精细、美味可口的佳肴,和过去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啊!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可是你有时却还嫌味道不对胃口,吃东西挑肥拣瘦,是不是太不应该啦!”

“妈妈说得对!浪费粮食真是太不应该了!我以后要改掉挑食的坏毛病,争取做一什么都爱吃,尤其是专吃‘菠菜’的‘大力水手’!哈哈!”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