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爱春节,认为春节可以放鞭炮、穿新衣,这就是快乐。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年可以拿红包啊,一年年攒到储蓄罐里,还能感受到积少成多的愉快。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过年的时间流逝得太快,有点儿可惜,就不太盼望过年了,大概是因为长大了吧。
但是每逢过年,心里还是抑制不住地喜悦。找老规矩:“十一月买扫帚,十二月买簸头”,我们家也是早早地做好了这些准备,准备过年。旧时还是要谢年的:把家里的钢筋锅、灶头什么的洗得叮当响,再熬了一大盅浆糊给墙涂上厚厚的一层,然后糊上报纸等,使旧墙有崭新的面貌。
后来生活条件提高了,也不需要糊报纸了,就省了这一规矩,只是将家里洗净,把旧一年的晦气和噩运都用扫帚扫走,再买了簸头“进财”。掸尘也是为了过年做准备,好在客人面前显出这一家干净清爽、主人勤快。掸尘的时间也不定,什么时候天气好,什么时候有空就掸。
掸了尘就去买年货,买新衣,买拜岁货,好显出万象更新。小孩子也喜欢跟着爸妈去外面买东西,顺便走走。买过年货,年味也渐渐浓了起来。
在这一段时间,就可以开始尽情放鞭炮、吃麦芽糖了。喜庆之情洋溢在心间,年味越来越浓。除夕三十儿一早,朦朦胧胧中还在床上就听见了楼下的忙活声。
准时妈妈又忙得不可开交。晚上,吃年夜饭成了一家子最幸福的事儿,大伙儿团聚在一起,饭吃得有滋有味。
这一夜,鞭炮声不断,家家户户灯火通宵,喝喝小茶,聊聊天儿,就开始看春晚。我们这里不大注重守岁的习惯,约莫凌晨二三点也就睡了。这一天,是年味最浓的一天。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走亲访友、百岁。这天早上,是要吃红豆汤圆的。我们一大家子都去奶奶家大院子里玩。
大家都穿了新衣服,满面红光,喜气洋洋。接下来几天几乎就是在重复着年初一,年味渐渐淡了下来……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我们这儿过的是十四夜。“要走十四夜”嘛,大街上一定张灯结彩,红红火火的。
可惜“十四夜”我在北京,没赶上。就这样,年味渐渐淡了,春节也过去了,旧历也重新翻了一页,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去了。年过了,我们要把过年的热情放在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