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他们还在我们左右15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他文采出众,满腹经纶却恰逢乱世;他精通英文,翻译了众多名著却被贬为反共势力;他爱子心切,望子成龙却因方法不当而被认为是苛求。

他,就是傅雷。

轻轻地翻开那本米白色封面的《傅雷家书》,心被那朴实无华但语重心长的文字慢慢的濡湿了。不浮夸,不华丽,不激扬,不澎湃,却以平淡的,宁静的,温柔的叙事般的姿态撞击着我的灵魂。孩子在自己左右的时候,他对他们极为严厉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当他们远离自己时,他却以一番柔情,用纸笔向他们倾诉自己的关心、思念、忏悔和浓得化不开的爱。有些人,不善于将自己的感情准确的表达出来,他们拼命压制着,而当忍受到极点时,却会以偏激的形式爆发出来。傅雷就是这类人。他那严厉得近乎不近人情的家教方式令傅聪和傅敏受尽了折磨。他逼着傅聪满世界的闯荡,毫不留情地打碎傅敏的音乐梦想。兄弟俩满腔的不愿,但是他们还是照着父亲的话做了,因为他们相信他的远见。结果,傅聪成了世界闻名的音乐家,傅敏则作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留在人们心间。

文革期间,傅雷因不堪凌辱,自杀身亡。而他与傅敏的大部分书信也因各种原因而被烧毁,只留下三封,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傅雷家书》大多是他寄给傅聪的信件。后来,傅敏重新将书信编纂起来,出版成册,其间经历了多少挫折与磨难,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手中这不重的一册家书,却凝聚了傅雷对儿子们千万担的爱以及兄弟俩对父亲的感恩。傅聪的勤奋努力誉满全球是对父亲的感恩,傅敏的孜孜不倦恪守岗位是对父亲的感恩。

不知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在亲情世界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都是父母的手指头,忽视了哪一处,父母都会感到疼的。而那疼,正是最亲最爱的骨肉之情。而父母是我们生命的一大部分,没有他们,生命就不完美。”通常,我们感恩老师,因为他们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感恩朋友,因为他们对我们的支持鼓励使我们坚强成长。而最应该感恩的却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直都在我们左右的,给了我们生命并给我了我们无私关怀与呵护的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某次老爸跟我聊天时写在纸上的话。当时爷爷刚去世不久。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和奶奶辛辛苦苦供老爸上学,老爸也争气,县里只考了两个大学生,老爸在其中。后来因为在城里工作,回家的次数便很少,有时我们一年才回去一次。我上初二的时候,爷爷患了癌症,老爸便将爷爷转到了县里最好的医院,特地托了在县医院当医生的同学多关照关照爷爷,自己则三天两头往家里跑。到了后期,便请了长假回老家专门照顾爷爷。但是,爷爷还是走了。爷爷去世后的那段时间,老爸很沉默。他自责自己不够孝顺,爷爷在的时候陪他不够多。其实,老爸做的已经够多了,但是有些事情,除非遗忘,否则永远也不会释怀。现在,老爸经常回家看奶奶,因为怕她孤独,又怕自己再一次后悔。

再想想我自己,长这么大似乎还没有跟老爸或老妈说过一句“谢谢你”或“我爱你”之类的话。每次总是因为莫名的不好意思,刚到嘴边的话又被生生咽了下去,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其实不说也没关系吧”的想法。我总认为他们陪伴我的时间还很长,他们还将在我的左右,而转眼,我已经十七岁。十七岁,懂事了,也明白了,感恩,就要趁他们还陪伴着我们,还在我们左右的时候。就像《傅雷家书》中的一句话:“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一杯温暖的茶,一句关切的话,都会使父母倍感欣慰。有些情感,他们都明白,但是如果我们用行动表达出来了,会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是一种幸福,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活在世上,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了感恩,才会体会到幸福与快乐。

感恩,宏大的话题,却只要一些小小的行动来实践。感恩父母吧,在感恩中成长吧,趁他们还在我们左右的时候。

我希望,你们能永远陪在我左右。

永远。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