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淡淡的味道800字

2024-06-1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昨夜无眠,脑子很乱,老是想以前的事,夜静静的,月亮圆圆的,月光照在脸上,淡淡的,很舒服。由此我引出思绪……  
东晋时代,有一隐士,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在当时的社会上成为另类,他虽“好读书”却“不求甚解”与当时的追名逐利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对书中的意思有所领会时便“欣然忘食”他的住所“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生活“箪瓢屡空”却仍能“晏如也”他很直率,当有人“置酒而招之”时,便很欣然“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样天真直率的人,在当时社会十分少见(except him  
无人)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自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如今归隐的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却曰“但使愿无违”  
正如黔娄之妻所说:“不凄凄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说的就是这样的人。这个人,姓陶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一生“独爱菊”向往“世外桃源”这种生活不是很淡吗?他的品质受到了后人的敬仰  
  唐代,有一大诗人,大概在二三十岁时,进入宫廷,但不满于攀附权贵而愤出宫廷,又开始四游各国,走到庐山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与孟浩然离别时,吟道:“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曾狂傲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曾说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三峡高兴吟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的这种品质一样受到了后人的敬仰。  
淡淡的品格,淡淡的……  
记得有一次吃饭,我的表弟怪妈妈的做得太淡,但我喜欢淡的食物(喜欢干嚼大米饭),我就对弟弟说:“淡淡的味道虽然很无味但能显出香味,咸的饭虽有味道但显示出的香味却很少,这句话很深奥,我弟弟也不懂吧。  
……  
我的思绪拉了回来,躺在床上,望着这寂静的空无一物的夜空,我喃喃道:“这夜,淡淡的,却永远那么完美。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