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同时,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三期市场开业了,使义乌的商业又更上一层楼。今天站在这里就是要同各位说说这三十年!
爷爷告诉我:三十年前的生活是贫苦的,大家都是朴素的农民,那时没有什么贫富之分,最富的也比不上现在。家家吃的都是玉米馍,喝的是野菜汤。记得我这么问过:“那东西吃不腻吗?”“那有什么办法呢?难道饿肚子吗?能吃饱肚子就已经算不错的了!”这便是爷爷反驳我的理由,如此简单,就为吃饱饭!爷爷还说:那时只有到了过年才有肉吃,才有白面,只有每天辛勤的劳作,一家人才吃得饱!穿的都是粗布,都是哥哥或姐姐穿过的衣服,新衣服是几乎没有的。大家都是走路的,马车,牛车都少见,车自然有,但,是公家的!老百姓是想都不敢想的!
爷爷的话使我感触很深,想不到三十年前的生活竟然是如此的落魄,根本比不上现在的四分之一。大家都是为吃饱肚子,穿暖身子,而不断的劳作,没有什么讲究,没有什么要求。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义乌逐渐站了起来!
因为,义乌的农业自然条件并不好、肥沃的土地是不多的,所以即使种田,一家人也不一定会吃饱肚子,因此,许多农民只好外出经商,摇拨浪鼓买糖。他们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走村串户。义乌的繁荣便是从这开始的!渐渐的城乡市场便出现了,但那是只是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接,货物也只是一些日用品,蔬菜!只有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创建了,大家纷纷开始经商,纷纷走向小康生活!
从“鸡毛换糖”到国际商贸城,义乌接轨了国际;从走路到自行车,再到满大街的名车,义乌繁荣了;从只为生存到奢侈的生活,义乌变化了!没错,就是在这三十年,在这短短的三十年了,义乌有了这么大的发展,我们怎么会不因此而感到自豪呢?
义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让我们携手共进,创建更加美好的小商品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