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面面观15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孩子的成长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孩子的教育也是多方面的。既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也少不了家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事关重要,必须注重家庭教育的各个环节。只有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孩子健康向上地成长。家庭教育应根据自己小孩的具体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一个是要孩子必须适应大统一教育提出的硬性要求;另一个是尽可能地挖掘每个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其健康、自由发展。观念不同,出发点不同,教育的方式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我常想,教育应该是与制造业完全不同的产业:制造业需要的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有大工业。而教育呢?教育可能恰恰需要的是个性化,因为每个人是千差万别的,开发千差万别的个性潜能,才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千差万别的创造力汇集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能量。兴趣,是一个最好的老师,它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小心地呵护兴趣,为千奇百怪的兴趣,千奇百怪的志向,提供发展的可能,或许应该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因此必须培养孩子对各科的兴趣。

只有激发起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才能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孩子从外地转入杭州学习时由于两地的教材不一样,基础也比较差,学习跟不上,而导致对学习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给孩子补基础,另一方面,也就是最主要的,是加强孩子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开展有关学习兴趣的讨论,讲诉有关学习兴趣的故事。通过让孩子动手、动脑培养兴趣。培养孩子的着眼点不是前人已经找到的答案,而是孩子进行全新创造的能力。孩子学习有了兴趣,就要教会孩子 “扎扎实实”地学习,“坚持不懈”地努力。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种理念:人可以对世间的一切进行质询,进行思考!包括对“神圣”和“权威”的东西进行自己的思考!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孩子要阅览比教科书上丰富得多的资料,面对图书馆浩如烟海的书籍资料,孩子能从中学到许多知识,能给孩子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教科书的内容太有限了,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边的!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爱的教育!一个人,只有懂得爱,才会善良,才能正直,才能有同情心,才能有责任感。爱心是人的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孩子幼小的心灵就是被一些有启发的故事所感动的,他们不仅去听,去看,而且参与其中。孩子最初的爱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萌发的。我时常在想,我的教育能教会我的孩子有真切的同情,有敢于为他人、为社会做出奉献的心底的冲动和神圣的责任心。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中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处理好这件事情,需要人有高度的修养。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团结,《小学生守则》就专门提出一条:“团结同学”。然而,什么是团结,怎么才能团结?比如当孩子不赞成一个同学的看法或者做法时,是应该按照“诚实勇敢”的要求,坚持自己的看法呢?还是应该委曲求全,以维护“团结”呢?这实际上恐怕不只是小学生的道德品行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一个人面对复杂社会需要弄清的行为原则。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每时每刻恐怕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求同存异?什么情况下应该团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宽阔的心胸,有足够强大的自信,有足够健全的理智,就能够平心静气地去研究其他人的长处,在学习中看清自己的局限。

一个人怎样才能得到信任和尊重,可能他不能丢失的法宝之一也是“反省”精神。只有在反省中,才能知其危而得其安,知其亡而得其存,知其衰而得其兴,知其弱而得其强,才能不断修正自己,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积蓄起自身发展的更大能量。只有在反省中,一个人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该怎样补缺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 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