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文学三千年》有感800字

2024-06-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灿若星河,皎如明月的中华古文学在我心头缓缓流过,它是充满幻想的远古神话,是百家争鸣的诸多散文,是源远流长的唐诗、宋词、元曲……  
  何其博大,何其精深!  
  轻轻合上《中华文学三千年》,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中华文学和文学家之间,一定有什么把他们强有力地联结在一起。这条纽带是什么呢?——是文学家们关心社会、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感,是文学家们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人生信条,是文学家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广阔胸襟,使文学家们妙笔生花,创作出中华文学一颗又一颗瑰丽的奇葩。  
  首先浮现在我眼前的是那位遥望故土的诗人——屈原。诗人眼睁睁地看着故国由盛而衰亡,自己却遭流放、遭嫉妒、壮志难酬,不由把愤怒写在纸上,留下《离骚》这一千古绝唱,倾吐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撕心裂肺的幽怨。  
  再如开创北宋豪放派的苏轼,在北宋约40年的新旧党的争斗中,由于他为人耿直,对两党即不无原则的投靠,也不完全否定,而是事实求是,独行正道,这就使他仕途坎坷,一生不幸。几经沉浮、几经磨难,使苏轼的性格和社会环境有机融合,成就了苏轼达观的品格,开创了豪放的风格,也就有了气贯长虹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文学家只有紧扣时代的脉搏,再加上自己人格的独特魅力和犀利的眼光,才可能铸就光耀千古的作品。  
  不仅古文学如此,中国现代文学亦是如此。旧中国,内忧外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的鲁迅、冰心、老舍等,高举“五四”新文化的旗帜,为唤醒民众,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  
  白居易的名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至今仍具有深远意义。社会发展到21世纪,改革滚滚潮声,生活蒸蒸日上,纵观世界,中华民族正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我想我们龙的文学,一定会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教师点评:题目概括主旨,文中材料翔实,作者旁征博引,视野开阔。语言成熟老练独到。(指导教师渠海建)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