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记住(转载)9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当面对山崖上挺立的青松时,我们常常仰慕它的挺拔;  
 
  当面对春风中蔓延的碧草时,我们常常赞美它的顽强;  
 
  当面对碧空下映日的荷花时,我们常常欢喜它的激情。  
 
  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根,忘记了那深深扎入泥土的根,就像流淌在土地深处的河流,延续了土地的血脉——只要有根,任何种子都能成长为蔑视风雨的坚强生命。  
 
  难道不是吗?  
 
  悬崖上的孤松,不正是因为根的存在,终于在万丈峭壁上留下自己挺拔的身影?寒冬里的枯草,不正是因为根的存在,终于在呼啸的朔风中延续了自己顽强的生命?夕阳下的荷花,不正是因为根的存在,终于在盛夏的骄阳下燃烧出一片生命的火光?  
 
  我们常常感到生活中到处有绿意,到处有浓荫,那么,你有没有真正留心过自己生命中那些如同朴素的根一样默默付出的人呢?  
 
  或许,当她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照面,你根本不会留意她,然而当她挎着竹篮穿梭乡间时,肩负的却是十里八乡的健康——一个平凡的赤脚医生,却为苗寨带来了光明,一个名叫李春燕的普通女子,却成了乡亲父老最信任的人。因为她默默奉献,所以与其称之为行走乡间的赤脚医生,不如叫她奔走于田垄上的根,正是她的付出,使偏僻的苗乡生长出亲情的浓荫。  
 
  或许,你至今对他去贫困的山乡义务支教百思不解——毕竟,选择城市就意味着优越的条件。然而,在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住风雨将颓的几间教室的同时,他也用爱心建构起那些山里孩子梦想的殿堂。一个支教的大学生,却为穷乡僻壤带来了智慧,一个名叫徐本禹的年轻人,却在那一刻让人们泪流满面。因为他甘心付出,所以在他的生命之根上,长出了一片片最为青翠的希望的叶子。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那一生无怨无悔,躬耕田畴的水稻之父袁隆平;那脱贫不忘众乡亲,开山架桥带领乡亲们共赴小康的当代愚公张荣锁;那与毒贩子斗志斗勇,在坏人的刀尖上演奏铁血交响的明正彬……他们中的有些人依旧默默奉献着自己,而另有一些早已献出了生命——不管生与死,他们的精神永远是扎在我们生活土壤中的不朽深根!  
 
  那深深扎入泥土的根呵,多像一双双粗糙的大手,紧紧攥住大地;多像流淌在土地深处的河流,延续着土地的血脉——把根“记”住。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