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在绵延起伏的阴山山脉北麓,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之处,有一个神奇美丽、充满情韵的地方——兴和,这就是我的家乡。改革开放六十年,我的家乡也发上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岁月的寒来暑往彰显出兴和独特的地质风貌,历史的沧桑巨变给它铭刻下深深地烙印。散落在兴和各地的历史遗迹若隐若现地勾勒出兴和漫长的发展轨迹。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战国时,它为赵国代郡,置延陵城;西汉时,它为且如县;东汉时;鲜卑族入居,立庭于弹汉山(今大青山),北魏时,它为长川城;南北朝时,它为柔玄镇;公元1803年改置兴和厅;民国元年改厅为县。漫长的历史演变,造就了兴和蒙、汉、苗、回、满等各民族水乳交融、和睦共处的和谐氛围,积滨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多元文化。走进我的家乡兴和,探寻它的古迹,感受它的声韵。您仿佛走进了时代的隧道,触摸到时代脉搏。素有“华北小兴安岭”之称的苏木山位于兴和南部山区,这里林密草旺,景观奇特。“黄石雀”,“喇嘛洞”,“情侣石”等景致,引人入胜。
生长于此的白鹿、野兔、松鼠等野生动物出没林间,能闻其鸣,却罕见其身。兴和境内还在两处明澈精泊的湖水:一个“涝利海”,一个是“衙门号”。水天一色,广阔秀丽,鱼跃蛙鸣,芦苇丛丛,是人们泛舟垂钓的理想之地。兴和有着距北京最近的“京西草原民族风情第一美景”的美称。若你是远方的来客,一杯香醇的奶茶,一支蒙古民歌,暖着你的心,拽着你的魂,留住你匆匆的脚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的推动下,兴和已掀起了向城镇化迈进的高潮。塑造开放形象,建设美好家园,已经成了全县人们的共同心声。
新城区,是兴和人近年打造的精品力作。徜徉于新城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宽阔气派的广场,平直宽敞的街道,美观别致的路灯。新区新世纪广场中央的喷泉射出一簇簇水柱,银花,映衬着天上的繁星,地上的彩灯,闪闪烁烁,如梦似幻,让您心迷神醉,流连忘返。漫步于县城商业街,您可以真切的听到古镇与时俱进的脚步声,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海如潮,店铺商摊,井然有序。漫步于黄花梁生态公园,您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回归自然地感觉,在黄花梁的中心区有一个象征兴旺、和谐的雕塑。走进儿童嬉戏区一个连环跌泉映入眼帘,让您想起小时候和自己儿时玩伴一起玩耍的场景。
这就是我的家乡,改革开放60年,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