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多少次翻开自己喜欢的书,驻留于那个神秘的的文字世界;多少次冲动地拿起笔,写下自己的心情。
我有的书,用同学的话来说,是怪怪的,有三毛的作品集《走遍撒哈拉》,三毛的书信集《谈心》,有少年文艺三十年集锦《水流影在》、《花雨纷飞》,还有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目送》,有池莉的《来吧,孩子》,有毕淑敏的《母子环球旅游记》、《感悟心灵》,有贾平凹的《孤独地走向未来》,有朱德庸的《绝对小孩漫画一、二》,甚至还有为歌星作词的林夕的随笔《曾经》,等等。都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陌生的,而我却早早地触摸到他们笔下的那个世界,陶醉在那些唯美的文字里。
有了书,每天惦记着看啊看,看完了,忽然萌生了自己写的念头。开头是小小的练笔,把自己身边的事记录下来,后来越发痴迷起来,写自己的心情,写自己的成长,多半像随笔,有种散散的感觉。有时灵感来了,抓起笔就写,信手拈来,有时写不下去了,也不强迫自己,把稿子随手一扔,把房门轻轻一带就出去了。看到湛蓝的天,洁白的云,跳跃的阳光,还有星星点点的花草,感受着那种自然清新的美丽,静静地想一想,思维开窍了,奔进房间找来稿纸,重新拾起笔……
每写完一篇,总要拜托老妈替我输到电脑上,存入我在语文网的博客上,本来只想把文章保存下来,不想还真有人来看,两年来,我发表了210篇文章,已有11716的点击,还被评为08年度十大博客,从此更加坚信文字的美丽,在老师和妈妈的帮助下,四处的投稿也让我的文章遍地开花:《宁波晚报》的小记者专刊、《未来作家报》、我们自己的校报------《新苑》,就连备受北仑人关注的《北仑新区时刊》上也有我的足迹。
在2010年1月20日刊登的《我的幽默老师们》,文章占了很大的版面,这也许是“初航”栏目里最长的一篇小学生文章吧。由于写的是咱们亲爱的老师和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在校引起了很大轰动呢!
隔壁班的一同学拿着报纸冲老师喊:“李老师,有人写你啦!”李老师当然是一头雾水,“写我,不会吧。”“是你们班方圆写的。”“哦,快给我看看。”回到教室时,老师亲切地拍拍我:“小东西,写了我也不告诉我一声?!”呵呵,我坏坏地笑着。课后,李老师的儿子应乔松气鼓鼓地质问我为什么老写他,二年级时写他像企鹅,现在好了,又出来一个牛腿,真是让他出大名了…..愤愤然地他还说他也要写我,我咯咯地笑着,无所谓呀,你想的出来就写呗,哈,我还没告诉他,我以后还会继续让他“出名”的,这么想来,我好像在玩一种文字游戏耶!
大课间时,平时不声不响的李辛夷竟一脸兴奋地对我说:“昨天晚上看了你的文章,才发现我们的老师原来这么幽默啊!”我得意地看着她俏皮的神情,其实我们的老师一直都是这样啊,只是没有学生用文字把他们或亲切或严厉或幽默的话语记录下来,没有好好地去领会老师们对我们的爱意罢了,呵呵,只有真切的文字才能表达对老师们的深深感谢了!
寒假来临,终于闲了下来,除了涂几笔作业,更多时间,便在写些什么,灵感来时,洋洋洒洒地写上近千字,才觉得手酸胀地几乎麻木了,下楼走走,碰到住同一小区的同学,我颇得意地告诉她今天又完成了一篇作品,她笑着:“作品?嗯,是作文吧!呀,你累不累啊?不如多玩几局游戏?!”
我不介意她笑我傻,因为当一个人真正恋上文字时,在自己心里是非常尊重自己写的东西。谁说过小学生写的一定要叫作文而不可以是作品?当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字从笔尖流泻,当它们组合成一段又一段流畅的章节,便成了作品。不!哪里仅仅只是作品!更多的则是心灵的倾诉,在这个渴望被理解的年龄,每一次写完后甩甩手,心里总是充盈了满足,那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呀!
付出当然有收获,每一次发表文章后,王老师总是开心地称赞:“不错,不错,以后,方圆可以靠一支笔吃饭了。”刚刚还在发愣的同桌如梦初醒,呆头呆脑地问上一句:“能不能借我一下你的笔?”我不以为然地笑笑,他哪里知道,笔只是个支柱,真正重要的是恋上文字的情缘啊。
若要从纷乱的记忆里找到一点小小的骄傲与自信,对于我来讲,也只有文字了。如果可以,让这些美丽的文字在成长的漫漫长路上烙印下深深浅浅的足迹,那童年的调色盘里又该是怎样的色彩斑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