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梅葛广场11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故乡的梅葛广场故乡的梅葛广场“远古的的时候没有天,我们来造天。远古的的时候没有地,我们来造地……”如果你听到这样古老的歌谣,那么一定是我的家乡——姚安飘来的。我的家乡坐落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姚安城虽然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但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姚安素有“梅葛故地”,“花灯之乡”的美誉,来姚安不去梅葛广场枉为此行。

“梅葛广场”这个名称很有意思吧?下面我就娓娓道来梅葛广场的来历吧!“梅葛”一词是彝语译音,“梅”是“说”的意思,“葛”是“古”的意思,“梅葛”就是说唱远古故事的意思。彝族把自己的历史故事用“梅葛”这个曲调演绎传唱,因此得名“梅葛”,可以说梅葛是彝族的《荷马史诗》。彝族人为了弘扬《梅葛》文化,故建“梅葛广场”。

梅葛广场位于县城中心偏南。从南端步入梅葛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大的铜像,头戴官帽,身披官服,左手拿书,右手背后,神态自然飘逸,一副儒者形象。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贽铜像。

李贽——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评论家,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出任姚安知府至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走过铜像,几副巨大的方形地砖浮雕呈现在眼前,他们表现的是彝族“梅葛”创世史,其中最有趣的内容是:创世之初,洪水滔天,哥哥和妹妹同坐在一个葫芦里,漂流了几天几夜,留得人种的传奇故事的情景。浮雕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在地砖浮雕的两旁,是两个长约7米,宽约4米的观赏池,观赏池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每当炎炎酷暑,小朋友们抵不住凉爽的诱惑,卷起裤脚,年龄小的更是干脆脱光了裤子,一纵身跳进观赏池,嬉戏打闹,玩的不亦乐乎!再往前走便是音乐喷泉了,每当重要节庆日,优美的音乐响彻在广场上空,泉水伴着动听的乐曲“扭”起了秧歌。调皮的孩子站在喷泉里,任凭泉水淋透全身,尽情享受着夏日的洗礼。

喷泉池两边古木苍天,绿草如茵,小桥流水,真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平视前方,一幢雄伟的建筑展现在眼前,它就是体育馆,体育馆通体呈红白黄相间,以红色为主,屋檐下悬挂着牛角状的饰品,整个建筑融入了浓郁的彝族元素。

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广场西边是商业园区,前排正中间是“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广场东边是千年古刹——德丰寺。进入德丰寺大殿,一尊横卧的铜像映入眼帘,他就是德丰寺的镇寺之宝——高雪君睡像。

此铜像为睡佛,长170厘米,重200公斤,系用青铜浇铸,神态安祥,形象逼真,袒胸露腹,造型生动。所枕葫芦上提有“有酒不醉,醉其太和,有饭不饱,饱徳潜阿。眉上不挂一丝丝愁恼,胸中无半点点烦嚣,只是一味黑酣,睡到天荒地老。

”铜像艺术精美,铸工精湛,栩栩如生,为铜像之精品。“天有了,地有了,天地分开了,昼夜也有了……”广场那边又传来了古老的梅葛,悠远而神秘,古老而有活力!久久回荡在我的耳旁……啊!我可爱的故乡,我长大了要把“梅葛”飘得更远,广场建的更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