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假我做主1000字

2024-05-1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光影是流水,匆匆而逝,有回忆,也有向往。  
  ------题记  
  先说读书与做人。读书与做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读书是做人的基础,不读书,就谈不上做人。人一生一刻也离不开读书,离开了读书,就好象人离开了吃饭一样,将无法生活。书又如同房间里的窗户,没有就透不进新鲜空气。书是前人工作、生活等经验总结的精华,指导人们怎样做人;人们通过读书、实践,不断充实提高,又写成书,可以激励后人。好人读好书就是这个道理。  
  在人的一生当中,读书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而做人则是一生的事业。在这个人世间,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做人;会做人的人,不一定会读书。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1年元旦,发表了《新世纪献辞》。胡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前景是美好的。而要把这一美好前景变为现实,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新业绩,一要靠学习,二要靠创新。”“学习,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事业。面对世界的大转折和国内的大变革,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我们已经遇到的和将会遇到的各种新的矛盾和复杂情况,全党同志都必须加强学习。”  
  让我们牢牢记住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教诲:“学习是前进的基础。”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扎扎实实地深入有效地掀起学习新高潮。  
  邓小平非常重视学习。他谆谆教导我们:“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他的光辉一生,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楷模。  
  读书是学习的最重要的方面。邓小平一生酷爱读书,养成了灯下读书的好习惯。他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代,尽管年事已高,日理万机,但是有时刚刚批阅完文件,就捧起书认真地看起来。  
  邓小平天资聪颖,生性好学,这个特性在家乡四川广安童年时代就已经显露出来。他5岁“始读书”,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7岁入新式小学,高小毕业后考入中学。他学习勤奋,从不无故缺课,学习成绩总是班上最优秀的。1920年10月19日,16岁的邓小平(当时名为邓希贤)远离家乡,涉渡重洋,乘船到达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开始在法兰西的土地上生活了五年两个月又十九天。三天后,他便与叔叔邓绍圣一起被华法教育会(负责中国学生勤工俭学事宜的总机关)安排到北部地区巴耶中学学习。在这一家私立学校里,中国学生主要课程是法语,以及法国的文化风情。据邓小平本人回忆,他在巴耶中学就读几个月,学的东西不多,收效不大。这可能与邓小平长期在华人圈子里从事革命活动,以及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有关系。后来邓小平多次愧疚地提到自己在法国“没有学好法语”。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