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8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咫尺天涯”是说两个人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往往形容人们的“无奈”,其实这是无奈的说法,是人们对无法左右的事情的托词。  
  “天涯咫尺”就有了一种“千里共婵娟”的味道。试想,月下独醉,举杯邀月,思念的亲人与自己同在一轮月下,或狂舞,或醉酒,或沉吟,或同样也在思念,心中便悄然荡满了温情,思念的千“丝”万绪早已伸向了远方,紧紧绾住了亲人,纵然远隔重洋,也是咫尺之遥。与孤独的嫦娥相比,我们之间哪有天涯啊?  
  时代已发展到实际又残酷的今天,没有人再有闲情在古槐下摆老壶,饮苦酒,挥就一篇好文章,只为了满心的思念。现代的人们满心都是价值、竞争、自我,有闲时想起亲朋友了,就可以在自家的灯光下温一温“电话煲”,打开电脑一上网,解决了。如此之简洁,“天涯咫尺”反而显得厚重而不苟言笑,并且过分美丽还略带了几分凄凉。如今一切已如白开水一样简单乏味,远没有千年过往中古人所梦寐、所期望、所感叹的那样隽永。  
  “天涯咫尺”在我们看来易如反掌,但如此的理解总让人感觉这词像被抽了灵魂。诗人在秋风中的惨然伶俜,道出这四字时飞扬的长衫,沧桑的面庞上纵横的辛酸泪,给“天涯咫尺”注入了浪漫的灵魂。  
  浪漫——古国千年一脉相承的精髓,今天却无法延续。哪一位诗人不浪漫?漫漫中国灿烂文化,因为充满着种种浪漫愈发显得丰满,辉煌。“天涯咫尺”只在那样的背景和气氛下才有了自己的含义,而今却在我们这现代化的通讯中变得肤浅和干涩,也许是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不同了,我们现在有了快速的登峰造极的通讯手段,我们可以在前一秒远隔天涯下一秒却相离咫尺——我们做到了。  
  然而文学思维和文学表达上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我们已经远离了优秀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传统,不是超越发展,而是纯粹的倒退。也许事情都是相对的,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忽略了人文科学中的一些极细腻、极需深思熟虑的东西,我们之间可以“天涯咫尺”,而我们却与曾经的辉煌“咫尺天涯”。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