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童谣的“靠”与“立”?11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提起广州,让你印象深刻的有什么?也许你会回答:五羊雕像、粤剧、粤菜、早茶、骑楼、西关大屋……换个问题,如果我问,让你印象深刻的广州的“声音”有哪些?你又会如何回答呢?也许你会答是最亲切的本地方言——粤语;或是在喧哗的酒楼里却却十分清晰的“干蒸、排骨、叉烧包——”的叫卖声;或是卖“鸡公榄”的唢呐声;亦或是低回宛转的粤剧歌声;又或是公交地铁上三种语言报站的优美女声……而在我看来,一直萦绕在我心底和记忆深处经久不散的粤语童谣,才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广州的“声音”。

犹记得小时候,从牙牙学语起,外婆总是轻拍着不肯睡觉的我,嘴里轻轻唱着“月光光,照地堂……”。我总伴随这轻柔的歌声入睡,获得一夜好梦。而外公喜欢让我坐到他大腿上,教我唱“拍大骳,唱山歌……”稍大些,和玩伴们一起在大街上奔跑嬉戏,总少不了一起唱童谣。“点指兵兵,点着谁人做大兵,点指贼贼,点着谁人做大贼!”这可是最常提起的童谣了。

琅琅上口、舒展明快的童谣贯穿了我的童年,烙印在我灵魂深处,难以忘怀。有时我会不自觉想起这些妙趣横生的粤语童谣,这总会勾起我不少快乐的童年回忆。可是在现今不少“00后“之中,流传已久的粤语童谣似乎失去了它的魅力。有次我让我5岁的表弟唱他最喜欢的歌给我听,他不假思索地开口:“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用普通话流利地唱完“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然后我教他唱外公外婆小时候教我的童谣,他却把小脸一扬,“我们幼儿园唱的都是时髦的歌,可好听好几倍呢!”看着他一脸的得意,我不禁感叹,粤语童谣在这一代人之中还能走多久?

童谣,说它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不为过。由于粤语保存着大量古代汉语的特点,粤语呈现出了平仄分明的特色。在粤语声调和童谣本身合辙押韵特点的巧妙配合之下,粤语童谣抑扬顿挫之韵律感得到了最大的释放与发挥。粤语童谣的魅力不仅来自语言和语音,还来自其所反映的内容。童谣当中的内容大多汲取自广州的人事情韵与童稚的戏耍之乐。童谣,是孕育在广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绚丽瑰宝。

可是,曾经是几代人温暖美好的记忆的粤语童谣如今却有逐渐消失的趋势。最近看过一则报道,说广州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番禺区的幼儿园,小朋友都称从未听过列出的一些广州话童谣,只有两三成小朋友听过一些经典童谣句段,但也不是个个都能哼得出。一些家长表示,小朋友在幼儿园学的都是普通话儿歌或英文儿歌,“几乎没听他唱过广州话的儿歌”。

我于是在想,我们是不是过分“靠”着主流文化,却把粤语文化教育忽视了。那一首首带着温暖色调的熟悉韵律,难道就这样被淹没然后慢慢消亡吗?我认为,幼儿园大可把粤语童谣这类极具“广府特色”的文化编入乡土教材和排入教学内容中,在进行正规教育的同时莫忘粤语童谣的传授。

我们可以“靠”着,但更要“立”着——比如粤语童谣!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