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丁捷追问有感【荐】1300字

2024-06-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追问》的作者丁捷既是作家,也是江苏省属某文化单位的纪委书记。谈起自己的首部反腐题材作品,丁捷说: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

读丁捷追问有感【篇一】 书中大多数官员,无论出身、经历有多么不同,变质的那一刻往往是:失衡。(例:商人提醒官员,即使位列部长,退休后也不过是60岁的散步老头。而商人们,因为政策、官员们的审批而获利,享受着酒池肉林。)

膨胀的权力欲支配欲、防不胜防的糖衣炮弹、极度匮乏的外在监督。变质前基本都是能人,年轻的时候算是奋发有为,造福一方。个人的腐与不腐只在一念之间。看完后想想,法律制度层面的管束完全没有渗透,倒是觉得一些庸俗不堪的道德层面的东西,深入了官场内外的机理,那种对官员造成的不合情理的压抑感,反而释放出了人性中的恶(最后那个国企案例,那些整人的手段,比经济犯罪要可怕的多。)。

没有与生俱来的贪官,尤其是那些有点点知识分子气息的官员,撇开那些不可饶恕的罪恶看看,他们也不过是一路走来的普通人,换做你,也未必不会坠入这万丈深渊。

读丁捷追问有感【篇二】 追问导致贪腐的本源,体制的漏洞,人性的欲望,监管的不严诸君已说的很多。这些问题上下五千年都没完全解决好过,估计未来五千年也难以处理好

但我想如果一个官员拥有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以为每天跑跑步,读读唐诗的乐趣远胜于酒池肉林的快感,精神食粮足够充足时,群蛇乱舞的障眼法在你面前不也不攻自破吗?

我想成为这样的官员:受人尊重,群而不党,小钱有几个,真心朋友有几个,妻贤子孝,夫复何求啊!!哈哈哈哈哈哈!

读丁捷追问有感【篇三】 这是一部描写腐败人物内心独白的纪实文学。与正在上映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配合着看,正反对照,也了解的会更深一些。

书里一共描写了八位腐败人物。其中,七男一女,分管业务有开发区、文物艺术品、金融、大学校领导、国企、组织部、交通、副市长等。简单分析,有几位存在个人思想走偏,类似于穷怕了没见过钱、苦怕了想享受一把、功劳太大了唯我独尊、水平太高孤高自傲等。总体而言,他们都是干将,功劳相当大,水平相当高,然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身陷囹圄,分析他们,可知与他们类似的不在少数,可见腐败之深,触目惊心。

看这本书于我而言,似乎也存在偷窥的一种心理。看看这些大人物是怎么活着的,是否与传言的相似,是否真是权钱权色交易稀松平常。他们腐败的原因,有一部分归诸于自身,却也有很大部分归诸于一把手的制度,权力太大,监督真空,一般人难以抵挡如此厉害的权力效应。这本书满足了偷窥欲,让人不禁生出人生若何,无可奈何之感。作者在与这些人见面座谈,并用第一人称把故事写全了之后,总结了两个字:混沌。认识不到自我,看不到自己内心。

我到其实更觉得权力这两字太恐怖,权力比混沌更有说服力。没有权力,穷,没尊严,啥也没有,有了权力之后,一切都有,一切似乎顺其自然。可见,权力的魔力何等之大。

在我这样的年龄、级别,还体会不到权力的魔力,只感受到可怕。比我聪明睿智会说话的人有多少,如果你在一个职位,他们巴结你、利用你、攻击你,可见危险有多大。

人是脆弱的,尤其是一个个人在一个社会中,尤其是一帮会采用各种手段的圈子里,个人是毫无抵抗能力的。

人生蛮复杂,认识你自己,把握好自己,需要耐心,需要定力,还需要一个好的外力,比如制度,比如环境。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