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思与问并驾齐驱地推动着社会发展;再看当今,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无处不彰显着思与问的力量。
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可见,学习与思考密不可分。而有了思考就会有问题,解决思考中的问题,才是学习。若有思无问,问题会越积越多,不去问,疑惑找不到解决之道,久而久之,便连思也梗塞起来;若有问无思,亦非学者之道,问得没有重点,就无所收获。不搞清自己真正需要了解什么,就如同病人不知痛在何处,医生也束手无策,无法对症下药,则与不问无异。
虽然问大都是经过思考的,但只是思考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思考出问题只是浅尝辄止。在问之前,也需要进行思考,找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即使一无所得,自己这个思考的过程犹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再去问别人,这样的问更具有针对性。让自己思想中的郁结与别人的思想相碰撞,智慧便由此而生。
孔子的学生好问,问人生,问世事,孔子答之,他们能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现实相结合从而再向孔子发问。与现实相结合,说出自己理解的过程就是思的过程。这样的问造就了流传千年的大智慧。苏格拉底之前在希腊有一个智者学派,他们善诡辩,而苏格拉底先研究这一学派的弊端,从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的理解。他经常在广场上让别人选择一个问题,然后苏格拉底便开始发问,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让对方陷于困惑的境地,从而使双方进一步思考。由此可见,思与问密不可分,思可以拓展问题的深度与广度,而问又可以促进思考的进一步深入。
与苏格拉底几乎同时期的中国正是诸侯纷争之际,但同时也是百家争鸣之时。代表各自利益的学派竞相产生,互相辩论,辩论并不一定要有答案,辩论的过程是双方互相质疑的过程,但同时也是思考的过程,双方都是认真研读了对方的学说并深入思考后再发问。不可否认,这些学术在思考与质疑中变得完整而丰富。
问而不思是愚者之举,思而不问是庸者所为。三思而问的智者,在思中发现问题,在问中深入思考。何谓学,何谓问,当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