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真的只有一眨眼的工夫,寒假已接近尾声,虽说这是次于暑假的一个长假,应是痛快地去感受学习、考试、工作之余的轻松了吧,可它却多少给了我一点迷惘和无聊。独自走在这行人稀少,却又异常开阔的街头,过节的气氛已淡去,街两旁的店面也稀稀落落地开着。风很大,树上的枯叶落了一地,风打在脸上,很疼,犹如此时我的心。
脚下的路很长,它的前面还是路,这应该是通向家里去的吧!好想让自己快点长大,那我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从澎湃的杭州湾划向将尽枯竭的塔里木河,从富饶的华北平原走到贫瘠的撒哈拉沙漠,从美丽的天涯海角到天气恶劣的内蒙古,因为他也在,他就是徐本禹。面对着孩子们一双双求学的眼睛,他毅然决定留下来,一辈子扎根在那片黄土地上。
那里是怎样的一片黄土地呀,没有水,没有点,只有沿着山路在几十里外才能挑到水。教室本不是教室,只不过是用木材料搭起来的帐篷,一面是砖头搭成的墙,三面已通风,地上放着的是用木头和砖搭成的“桌子”。孩子们根本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说的他们根本就不懂。
他问一个孩子:“你知道首都在哪吗?”孩子张大着眼眸,无奈地摇着头,他的心头猛然一惊,是惊讶?是害怕?还是……他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是很苦涩。又一次,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北京,去看看北京的平房,要是我能住在那里面,这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他看着这段朴质的文字,顿时周围的空气都停滞在那里,徘徊着不流动,他一遍一遍地看着,泪珠在他眼睛的滚动之余不自觉地滑落在他的脸颊,他心血沸腾,他要他的孩子都来北京,让他们看看,北京除了平房,还有高楼,还有大厦。
就这样,他的心与孩子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曾经因为贫穷,他受到好多有心人的帮助,读上了大学;现在,他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了,所以就单身一人来到贵州贫穷山村当教师。蜿蜒的山路,干枯的树木,一间破旧的房子,一身黄土的孩子,这就是他日后的生活,不,是现在的,噢,还有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
能想象,孩子们见到他时就像见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朋友,就像在茫茫星海中找到了自己的知己,亦或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之所为作也。”而他却将他的心全部奉献给了那些孩子,点燃了他们心中迷惘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