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剪纸1600字

2024-11-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蔚县位于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四面群山环拱,是一个交通不太发达的小县。大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比较少,蔚县剪纸保持了自己特殊的风格。

蔚县是古老的,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剪纸艺术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起初刀工粗糙,人物呆板,色彩点染上仅有有限的几种。1890年,蔚县南张庄村的一个农民王老赏,只上了三年私塾便辍学务农。那时,他常常因为看邻居刻染窗花而忘了回家和吃饭。由于自己浓厚的兴趣,他拜师学艺。在师傅的教导下,王老赏掌握了剪纸技巧,学会了染纸方法并改革刀具,增加“阴刻”笔法,同时在点染上尝试色彩调配。

经他改革后的剪纸,改变了过去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死板呆滞的模样,刀法凝练,场面生动,造型优美,性格鲜明。由他刻出的各类戏曲人物,生动传神,姿态优美,很受群众欢迎,他就是剪纸的发源人。2000年, “二十世纪中国剪纸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老赏成为参展的全国16个民间剪纸大师之一。星移斗转,岁月更迭,继王老赏之后,蔚县剪纸艺人们一代接着一代始终让这一民间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不仅涌现出了周永明、任玉德、周兆明等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还涌现了赵星山、高佃新、高佃亮、周河等民间艺术家,他们从创意、题材、材质、推广等方面赋予了蔚县剪纸更强的生命力。经过他们精心雕刻,细心研磨,周永明和被称赞为蔚县剪纸“后起之秀”的任玉德的作品,很注重人物造型健美,在服饰、景物方面,突出运用图案化、典型化细节的镂刻,一丝不苟,以精致、细腻受到人们的赞赏。 他们自画、自刻、自染,用灵巧的双手营造了一方充满活力的剪纸世界,把生活的周围装点成了一个生机盎然、万物争荣的艺术天地,体现了他们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设计、细致入微的精湛刀工、绚丽鲜艳的独特点染,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有味、耐看。

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色剪纸,其工艺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六道工序:1。画。设计人员在设计剪纸构图时具有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的特点,给人以丰满匀称的美感。2。订。将画好的样子订在宣纸上(一般一次五十张宣纸为))并用剪子按着样子的大小分成小块。 3。浸。把订好的货放进水里等浸透后拿出,再将其所含的水份挤净,放在阳光下晒干即可。4。刻。刻制时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刻见色彩,阳刻见刀功,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驰名。5。染。染色时将点染、涂染、晕染、套渲染等技法有机地结合运用,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和谐大方的乡土气息感。6。包 。把通过上述五道工序生产出来的产品,用纸式塑料包装或书本、镜框、金铂等形式。

在剪纸的品种上,蔚县剪纸有表达农村生活内容的飞禽走兽、珍奇动物、花鸟虫鱼,也有农村人喜闻乐见的戏剧人物、京剧脸谱、神话传说人物等。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蔚县剪纸也进入一个繁荣的大发展时期。许多不知名的民间艺术家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剪纸品种,表现了现代生活的旅游风景、舞蹈杂技等。

蔚县人在蔚县剪纸的发祥地--蔚州镇南张庄村建起"剪纸一条街",游人随时可欣赏到刻制剪纸的全过程。每到冬季农闲季节,蔚县十大镇集贸市场上,一辆辆自行车载着一面面窗格式的木架子(俗称"亮子"),上面贴满了五彩缤纷的"窗花",在冬日灿烂的阳光下争奇斗艳,这是只有蔚县才有的景观。中央美术学院民间艺术系主任杨先让教授赞叹说:"那气势,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处"。

蔚县剪纸不仅成为文化个性鲜明的艺术品,也成长为一个活态的、发展着的产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政府把分散于各家各户的艺人组织起来,组建剪纸厂,流水式作业,规模化经营。随着市场的扩大,经营额持续增长,个体剪纸厂成了全国剪纸产品的加工基地。政府重视,艺人坚守,工艺上与时俱进,新一代有创作实力的剪纸艺人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蔚县剪纸有专业村28个,专业户1100多户,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剪纸500万套,产值1亿多元,产品远销欧、美、日、德、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蔚县剪纸的驰名中外,2010年夏季,中国第一届剪纸艺术节在蔚县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引来不少艺术界知名人士、记者、中外游客。可见,蔚县剪纸是多么具有魅力呀!希望这种艺术瑰宝发展强大,流传百世!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