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的好学校1300字

2024-11-2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上海市著名AAAA人文景区徐家汇源的首站,有一座拥有170周年历史的中学——徐汇中学。她的汇学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徐汇学子。而我,有幸成为了徐汇中学的一员,亲身感受了汇学的力量。

两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学毕业生,带着对中学生活的好奇和忐忑,步入了徐汇中学。中学的学习是不是就是为中考做准备?中学生的作业会不会非常多?我的快乐童年是不是从此结束了?我心里藏着无数个小问号。开学典礼上,校长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徐汇中学秉承汇学精神,希望大家全面理解‘汇学’这两个字的要义:既要融会贯通,积累学识,又要学出智慧,达到‘会学’境界,掌握学习的方法。”我有点儿明白了,徐汇中学不是要教我们如何刷题应试,而是要指引我们找到学会学习的钥匙,用它打开智慧之门。于是,我的担心和疑问一扫而光,每天都是精神抖擞地步入校园。

果然,我们的课程设计除了各门学业课,每学期还有精彩的拓展训练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每次选课时,系统上都像过年一样热闹非凡。几个学期积累下来,我已经收获了纸工艺、综合绘画、定格动画、摄影技术和高科技英文原版阅读等多项拓展技能。尤其在定格动画学习中,我们的设计作品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深入探究,最终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获得了好评。课后我的研究心得还被《汇研究》选中,刊登到了期刊上,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荟学、会学、慧学、汇学”的校训也改变了我的学习习惯,研究型学习替代了原先的接受性学习。我开始带着浓厚的好奇心观察各门功课的要领:几何的辅助线,为什么要这样画?物理的合力为什么是这样的?历史的分析,为什么要从这几个角度去看……我心里新的小问号又悄悄生成了。这时,徐汇中学的老师们帮我解开了疑惑——难以忘记,我的作文本上老师密密麻麻的修改和指点,文字数量和我写的内容不相上下;难以忘记,我的历史书上记录的老师的梳理和总结,让厚厚的书本变成了薄薄几页纸;难以忘记,物理课上嗓子发炎的老师带着小蜜蜂扩音器,不厌其烦地启发我们怎样结合实际分析力学问题;难以忘记,我做完值日,晚归走出教学楼大门时,校园里亮起的路灯和老师办公室里依旧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

不知不觉间在汇学海洋里徜徉的我不再是一个“躲在角落好安静”的羞涩小女孩了。我会轻车熟路地轻轻敲响办公室的大门,向老师阐述我的想法;我会邀请老师和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校园里拍照摄影,像小大人一样一起讨论轻松的话题。校园里四季轮换,花开花落,生机盎然,不变的是红墙灰瓦。古老的崇思楼、欢乐的尚学楼、庄严的崇思楼和砺行楼,都以红灰色调搭配,端庄而又洋气。崇思楼后面是汇学长廊,上面有透明的琉璃瓦,阳光斜斜照射,便有了婆娑的光影。长廊上铜板雕刻的汇学成就,每次走过总会让人体会到她蕴含的深厚历史。汇学长廊是我驻足最多的场所。每当感觉有一点点累了,或者有一丝丝心绪低落,我都会来到这里。看着自己的影子和长廊的光影交汇在一起,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一切烦恼都会随之消散,无影无踪。

如果美丽的校园是徐汇中学的躯体,辛勤的老师是徐汇中学的血液,汇学精神就是徐汇中学的灵魂,而青春的我们是徐汇中学培养的孩子。我难以用语言来穷尽自己对母校的赞美之意和感恩之情,就让我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为母校的171周年生日致礼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