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不谙事理的丫头,如今却已成了六岁女孩的母亲。在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深深自责在女儿身上所给予的爱实在太少,也难怪她的小嘴里整天说:“外公外婆是天下第一好人!” 今天是元旦,赶上一家三口都放假。我提议我们趁着好天气去爬山怎样,原以为女儿会噘嘴抗议,没想到她一脸灿烂地欢呼雀跃:“哦!我的好妈妈,我爱你!”老公也不想扫了我们的兴致,便去取钥匙开车。“那我们去哪爬山呢?”老公把着方向盘问我们,我把主动权给了女儿。“我们幼儿园的好多小朋友去过保国寺,爸爸,我们能不能也去那里?我好想去!”她忽闪着黑亮的眸子征求我们的意见。“好吧!今天我们都听女儿的!”老公爽快地答应了。
说起保国寺,初游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是在读师范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年级段开展“学老红军长征”的精神进行远足活动,目的地就是保国寺。天蒙蒙亮,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整理东西准备随时候命待发;大约七时左右,校门口已成了水泄不通的人海。年级段长陈老师一声令下:“出发!”两条长龙便像放出笼子的鸟雀,一路叽叽喳喳,一路欢歌笑语。大约九点半,我们的队伍便来到了保国寺所在地的山脚下。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游遍了整个寺院,为了完成班主任布置的返校时上交一篇游记的任务,大家围着他问长问短:“保国寺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它真的没用一枚铁钉吗?负责建造者是谁呀?……”很佩服向导知识的渊博,竟给了大家最满意的答案。第一次游保国寺的印象大概如此了。
虽说已是隆冬季节,可老天爷似乎特别怜爱喜欢游山玩水的人,风儿吹在脸上竟如同母亲的轻抚,路边有些不知名的小树早就耐不住寂寞——悄悄地在树皮上鼓起了一个个小疙瘩,即将吐出新枝来了。十来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洪塘境内。近几年,这里的变化可真是天翻地覆啊!往日的泥路早已不见踪影,条条水泥大道通向四面八方。马路边原先的旧式二层楼房也“搬家”了,如今建起了许多新颖的花坛,喷泉在半空中架起道道弧形的虹。
在指示图标的引领下,我们的车子很快来到目的地。大门口的几棵香樟愈发蓊郁婆娑了,根部的周长恐怕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我们沿着石阶拾级而上,蜿蜒的石径引发了女儿的好奇:“妈妈,这条路有多少级台阶呀?”“我也不清楚。你数数吧!”“1、2、3……97、98、99……”女儿很卖力地数了起来。“妈妈,我数到几了?”我和老公对视着开怀大笑。女儿也有些腼腆地笑了。山谷中回荡着我们一家子清脆的笑声。
半山腰的小溪中有一条用石头雕刻而成的大鲤鱼,它的尾巴和头部高高仰起,成跳高的姿势。它的稍高处横卧着一条同样用石头雕成的巨龙,龙嘴对着大鲤鱼不时有涓涓细流涌出来。哦!这就是名副其实的“鲤鱼跳龙门”吧!小猕猴似的女儿未经我们同意就蹒跚地走了下去,趴在鲤鱼背上摆好“POSE”,要求照相。“咔嚓咔嚓”按下快门的瞬间,我深深地为女儿祈祷:愿女儿的生活永远像今天这样开心!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日子被工作和柴米油盐醋包围了,锻炼身体成了挂在嘴边的口号,只是喊喊却没有实际行动。才一会儿工夫,老公说腿酸了,我也上气不接下气了,于是宣布前面亭子下小憩,而女儿却嘟囔开了:“一直休息休息,什么时候才能到顶啊?两条大懒虫!”向来只有我批评他们爹俩是大懒虫的,今天自己却背负了这个“雅号”,还是女儿所赐的,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为了起好表率作用,我拖起老公继续前进。
终于爬到了山顶,吹着冬日的风却没有丝毫寒意。女儿满是汗渍的小脸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我俩像抗美援朝刚回来的士兵,横七竖八地躺在石凳上。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才十几米的路,我们已跟地球亲吻了好几回。女儿的毛衣上粘满了枯叶,活像一只冬眠初醒时出来活动筋骨的刺猬。我刚想提醒她小心点,自己的头发被树枝卡住了。在老公的帮助下,我才保住了这几根青丝。
半路上,我们参观了“大雄宝殿”,发现记忆里一尊顶天立地的菩萨不见了,从里面的管理人员那里打听到:以后这里要陈列一组木雕的菩萨像。院子里飘来阵阵清香,我们找寻清香的来源,原来墙角边的几棵腊梅提前绽放了。元旦赏梅的眼福相信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曾遇到过。
这次游保国寺收获颇丰厚:出了一身汗,练了半天脚劲,闻到了百年难遇的“元旦腊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