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惊奇地发现,关乎那张皮影的一切,包括那些不该早被道忘的细节,都像泡冰般汤上海而,那样模糊却清晰地浮现出来。
自我记事起,便住在祖父家开始了我的童年。彼时曾祖父已年通八十,身体却硬朗着。我疑心他也是祖父请来的客人。后来才知道那本就是他的家。
偌大的屋子里有一个禁区-其实是除却曾祖父以外所有人的禁区-他的书桌是万万碰不得的,尤其是上面躺着的一张皮影。
对我来说,皮影算是个稀罕物什,而最令我觉得神秘的一点是,那张皮影是亭子的模样,镂得精致,却通体红色,好像洒上了血。
这个细节让我一直对曾祖父隐隐畏惧着,总是远远瞥上一眼便匆匆地挪开目光。后来长大了些,与祖父谈起那张皮影,他知道的也不多,谈时是微微气恼的模样,仿佛他的父亲事事皆要瞒他。“我只知道,那好像是用你曾祖母出嫁时的喜帕做的”。
后来我又听祖父或是祖母零零散散地谈论起早逝的曾祖母。大抵她是个林黛玉那般的闺秀,嫁给当初同样出身书香门第的曾祖父,无奈曾祖父志不在仕途,亦无经营之才,便想靠刻皮影、唱皮影戏谋生。
我偶然听过曾祖父开嗓,总是唱那一阕《牡丹亭》。当年闺秀出身的曾祖母,年轻时亦在小城里小有名气,最爱的便是昆曲《牡丹亭》。我不曾有幸亲睹她的绝代芳华,却依稀能幻想出她水袖轻舞那般倾城模样。
记得有次我经过曾祖父房门外,里面又传来断断续续的昆曲,是他在唱。我本想快步走开,奈何那一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却让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驻足于他的门外,等待内心深处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情愫消逝。他发现了我,眸中流露出深深的悲伤,当即便沉默了。我也只好默默走开。
在那之后曾祖父依旧会唱《牡丹亭》,却不知为何不唱那段“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而开口便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了。
可是除却这个,还有一个令我疑惑的细节。曾祖父分明是以皮影戏为业,却刻了那么一座亭子皮影,如此钟爱,甚至不让人碰一下,真的是对昆曲的爱吗?
我后来便离开了祖父家,回了上海,整整十年不曾回去看过。那张皮影,那阕《牡丹亭》,那位白发老人,那双饱含伤痛却容纳下星辰大海的眼眸,都随着时间而逐渐沉寂,像过去鲜活的人们存在过的故事那样。我被母亲塞进北上的火车,去参加曾祖父的葬礼。我努力回忆着曾经与他之间的往事,想起他总会从口袋里摸出两颗水果糖,剥开白色的包装,轻轻填入我口中。
我又想起那张皮影。节,都像泡沫般涌上海面,那样模糊却清晰地浮现出来。我终于明白,现信合地发理,关乎那张皮影的一切,包括那些本该早被遗忘的十年,不是我忘记了它,而是它蛰伏在我的内心深处,让我对它的执念
我没赶上他的下葬。灵堂里的人们得体地啜泣着,恰到好处的悲痛。
越来越深。
那张皮影,连同他的书桌,它的主人一起,逐渐被全世界遗忘。
拿起那张蒙尘的皮影,我从没好好地端详过它,第一次这样温情抚祖母的喜帕仍像血一样红,那上面的樱桃仍鲜艳得像是可以摘下来吃一样。我看见它的背面刻着几个字,繁体,而且小,但我依旧一眼辨认出来。
那是曾祖母的名字。那一种微微潦草的张扬刻法,正是出自曾祖父 之手。
我想起他曾用嘶哑声线唱出的那一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觉得他当时的心情大抵与陶渊明很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世间情动,不过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响叮当。一个个并不起眼的细节,那一句算不上动听的“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那一个算不上大雅的曾祖母的名字,那一张别人碰不得的皮影,那一块犹自鲜艳的喜帕,那一双忧伤的眼眸,它们最终都成了我心中对曾祖父、曾祖母的全部念想,细节终成了模糊。
可模糊,只是对于看戏的人。对于牵丝戏之中的人,那些细节大抵会在一个个蒙太奇之后,愈发清晰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