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中秋节1100字

2024-12-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仰望星空,大大的黄月,高高挂着。

  低头思索,儿时的中秋如何度过,大脑竟然一片空白。

  那些年的中秋节,肯定没有赏月,那时候不知道中秋节的月亮最好看,不咋抬头欣赏。更不知道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那些年都在干啥?继续搜索,只出现几张碎片。全是在土地里蹦跳的画面。

  中秋节前后,正是农忙,大家忙着秋收,割芝麻,掰苞谷,薅花生,刨红薯……

  黄绿色的芝麻竿收割后,先平放在地里,等全部割完,用芝麻地里,那长长的野草捆绑起来,一个粗粗的芝麻捆儿,就立在地里了。一亩地,能立好多芝麻捆儿,远远望去,像童话故事里的小木偶,甚是可爱。

  如果天气晴朗,芝麻捆晒几个太阳,芝麻壳就会裂开,露出里面白色的芝麻粒。家人会准备一根拐杖粗细的木棍,一块大大的塑料单,到地里收芝麻粒。

  来到地里,把塑料单尽量铺平整,然后,双手抱一个粗粗的芝麻捆儿,轻轻倒放在塑料单上面,这时,芝麻粒就迫不及待地簌簌簌掉落在单儿上。接着用木棍,有节奏地轻轻敲打,里面藏着的芝麻粒继续掉落。不能用力过头,如果使劲敲,芝麻粒会蹦出塑料单儿,落在土地里面,就麻烦了。用这种方法,一个芝麻捆,一个芝麻捆地敲,几天功夫,芝麻粒就收完了。再用簸箕上下左右,颠多次,里面的土粒、沙子,捡一捡,芝麻就入袋,可以炒芝麻粒,捣芝麻盐,榨芝麻油吃了。

  芝麻粒有了,中秋节就有干饼吃。

  二娘最会炕干饼。先炒半碗芝麻用。再和面,和面时,放适量的芝麻。面和匀,搓成长圆柱体,切成一个个小圆柱体,把小圆柱体拍扁,用小擀面杖,一下一下地擀,为了厚薄一致,边擀边转圈,薄面饼就擀好了。然后,锅灶洞里点火,用轧过的麦秸杆烧锅,干饼受热均匀,不容易炕糊。

  干饼炕熟了,我们馋嘴的,马上咬一口,哎呀呀!烫死了……

  那些年中秋节,能吃上一张干饼,也是一件心满意足的事。

  中秋节前后,石榴也成熟了,三妗儿家,有棵石榴树,那真是果实累累,石榴把树枝都压弯了,小孩子立起脚跟儿,伸长手臂,就能摘下来一个小石榴了。石榴裂开小嘴儿,露出玛瑙般的红仔儿,小心翼翼地剥一粒,轻轻一咬,酸酸甜甜,那滋味,怎一个爽字了得?

  中秋节的月饼,照例得吃。那月饼,比现在的月饼大,也是黄色的,个别是棕色的,估计烤箱里烤的时间长了,因为吃起来苦。那时的月饼,标配是冰糖,红丝线,绿丝线,到现在也不明白月饼里面包丝线干什么?反正吃起来怪怪的。

  那些年的中秋节,感觉不是一天过的,好像是前前后后都在过,并不刻意那一天,那一个晚上,当然,那些年的中秋节,从来没有看过大大的月亮,更不知道她的好。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