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散文精选16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怀念父亲散文【篇一】 母亲说,父亲在世时没有躺着让别人伺候过,她要给父亲补偿。

我不伤感我们从此得撑起一方天地,只悲叹,父亲在世时竟没有享过一天清福,竟没有累过我们半分。

父亲啊,亲爱的父亲,再没有了我每一次出门时您那千般叮咛,再没有了我每一次出门迟归时您那焦急等待的身影。您曾给我们成长路上打扫荆棘,您曾是我们身后那座坚实温暖的靠山。如今,再没有了。

父亲啊,亲爱的父亲。你说什么时候咱们的房子修好,我们兄弟都成了家,你要好好歇歇。那一日,你没有等到;你说什么时候家里没有外债,那一日你没有等到;你说什么时候,咱们收秋种地不用肩挑,那一日,你没有等到。

你那对人生最朴实的愿望都化为一个永远没能等到的节日。

怀念父亲散文【篇二】 2015年农历4月8日,那便是爸爸的祭日,也是我们全家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从此,我和爸爸永远分开了。

爸爸的音容笑貌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期待每一个梦里,都能遇见他,哪怕是不理我的。

爸爸,爸爸,回来吃饭。这是我小时候妈妈经常分配给我的任务,负责叫爸爸回家吃饭。因为爸爸下班回家后,放下手中的文件夹,急匆匆地直奔到田间地头干农活。我最喜欢这样的场景,兴奋地,使劲地叫喊着,我呼他应、夹杂在田野间的回声里。

爸爸是我的启蒙老师,童年的记忆里,爸爸是我最重要的人。爸爸每次总是背着我上学,放学,最忘不了就是他弯腰的那一刻。在课堂上对我更是严格要求。写字时,如果不按笔顺和笔画要求写,就要用细细地条子(木棍)侍候我。记得有一次,我没按要求完成,恰好爸爸的小神器没在跟前,我心想,这下打不成了,就开始得意了,没想到爸爸涨着通红的脸说道:爸爸并不是每次都要打你,而是让你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爸爸的这句话我终身难忘,甚至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的座右铭。

爸爸的讲台上总是有这样一件学具,俗称毛镰刀,他常常拿这个帮我们削铅笔,他那动作既娴熟又小心翼翼,总害怕伤到我们。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地从他办公大柜上拿了下来,恰好被爸爸发现了,立刻,爸爸的脸严肃起来并说道:要削铅笔,必须让我帮忙削,不然,多危险啊!手割了怎么办?当时的我,满脸不开心,爸爸见此情形,又耐心地教导我,刀的口面是很锋利的,爸爸每次削铅笔都是有角度的,都要把握笔尖的分寸。顿时感觉爸爸的细心和耐心超出常人的范围。是啊,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有同学还称弯刀伯伯(因为刀的形状似月亮,弯弯的)。每次回到老家,我总要问妈妈:毛镰刀在哪里?急切的追问着并寻找着,总想在这里再触摸儿时美好的记忆。

天有不测风云,那是一个清晨,我正在外地参加学习,家里人来电话了。电话那头急促地说道:爸爸突发脑益血,正在医院抢救,你赶快回来!当时我不知如何是好?脑子一片空白,一直一直认为你们都在骗我,爸爸的身体棒棒的,怎么可能?我来培训的前一个夜晚,他为我准备了很多要用的东西,还帮我一边整理包一边在叮嘱我,好好把握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人总要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这是爸爸留给我最深的教导,也是他最后一次的教导。

而今,想爸爸有的只是去他的坟前看看,烧烧纸,帮他整理整理坟前的杂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道路虽泥泞,但阻挡不了我们去追思逝去的亲人。我们到了老家,下车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爸爸坟前。他一定知道女儿来看他了,这不是嘛,刚烧的纸钱随空而上,听老人讲,如果纸钱随空而去就是逝去的亲人在捡钱。我真希望是真的,这样,爸爸在阴间就不会缺钱用。我和孩子跪在爸爸的坟前,边烧纸边给儿子讲,你爷爷在生的时候,最喜欢给我讲关于一些节日的来历,什么样的节做什么的事?尤其是清明节和过新年,给逝去的先辈烧纸,不能一张一张地烧,要一沓沓烧,这样他们才能收到后辈们的这份礼物,我边说着,儿子似乎听懂了,一边一沓沓地递,一边一沓沓地烧。我依旧低头整理着,把他最喜欢吃的糖果(我在超市给买的)摆放整齐,擦拭着我们为他准备的小夜灯(在生时,他最喜欢给自己准备手电,因为怕黑)。儿子看看我说道,妈妈,不烧了,我给爷爷倒三盅酒喝吧,爷爷最喜欢喝酒了,我小声喃喃道,孩子,爷爷都去世了,哪能喝酒了。孩子马上反问道:那爷爷也不能吃糖啊,那你为什么还给他买糖送来?我轻声说道,妈妈的心意啊,那我也要表达心意,说着孩子拿起了之前准备的酒和酒盅,倒完第一杯,恭敬地端起,爷爷喝酒了,从碑文的上方往下倒,连续倒了三杯。这一刻是那么安静,仿佛让我看到爸爸畅饮的样子,似乎又在对我说:宝贝女儿,好好工作。想爸爸了,就来坟前看看我。这时,我已泪流满面。

天色近黄昏,远处的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苍白无力,远处的树林也似乎读懂了什么,再也不如朝阳的映衬。是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怀念父亲散文【篇三】 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父亲已经离开我们近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从一个懵懂少年已成脸带苍桑的男人,工作亦从一个地方碾转到了另一个地方,我的家也从乡下搬到了小镇,然后又从小镇搬到了城里,而父亲却永远静静地躺在了我出生的那个山村。

由于工作地与故乡远隔千里,我很少回去我出生的那个山村,更谈不上到父亲安息的地方去看一看,因此,每当别人谈起自已的父亲或看到他们与自已的父亲有说有笑时,我就感到一阵阵难以言表的酸涩

我的父亲不是什么高官、文豪,也不是什么大款,他只是一个解放前出生的地地道道的一字不识的一生与土地为伴的农民。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总是在田里地里山里忙碌着,除了下雨的日子里才会坐在家里和邻居聊聊有关庄稼和田地里的事情。对于我们兄弟几个,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读书,每当夜晚我们坐在煤油灯下做作业时,他则默默地坐在阴暗处看着我们,脸上露出一种欣慰的表情。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成绩不好常常被老师扯耳朵,便开始逃学了,经常早上背着书包走到那个由祠堂改成的小学面前时就弯路上了那一片绿油油的后山。几天后,当老师将我没上学的事告诉父亲时,父亲气得一下拿起赶牛用的竹鞭对我就是一阵猛打,之后的每天早上,他让我在前面走着,他则一手帮我提着书包一手拿着一条竹鞭象押犯人一样将我送到那小学门外,再把书包交给我,看着我进了那扇侧门才放心离开。由于摄于父亲的威力,此后的我再也没有逃过学。只是我从此十分害怕父亲,甚至不敢单独与他谈话,这种状况一直到我上中学的时候才稍好一些。

我家人口众多,有兄弟5人,还有一个妹妹。等我开始上中学的时候,大哥二哥已成家了,原来的房子已无法住下全家十几口人,做房子成了当务之急。等东扯西借做好房子后,我们家显得更为拮据了。而父亲还拖着一个瘦弱的身躯在田里、土里辛勤地劳作着,终于在我上高二那年,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其实,在父亲离去了那年,我并没有把父亲当成真正地死去,而是认为父亲只是去了一个地方,在那里静静的休息。

时间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父亲离我们越来越远,脑海里父亲的印象也变得越来越淡,而我却特别想念父亲。

几年后,我们全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每逢年节我们兄弟聚在一起,我们都会说起父亲,说起父亲走过的日子和艰辛,我们都在想要是父亲还健在该多好啊,可这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今年正月,我回老家参加侄儿的婚礼,特地到父亲的墓前去看了看,父亲的墓上长满了枯草,在早春中的冷风中显得异常地落寞和凄凉,一种无言的酸楚又涌上了心头。于是我们兄弟几个就开始商议给父亲重新安葬的问题,准备在农历3月18日正式给父亲与母亲一起重新安葬。在这前一天的日子里,我写下了这段文字,作为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