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你看,“长大”二字本就孤独,没有偏旁部首的陪伴。所以,成长路上,没有谁可以陪伴我们一辈子,也不是一定需要陪伴才能前行。有人说,人从识字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孤独之路,并且越走越窄,越走越苦。
对于后半句,我却是不敢苟同。我认为,虽孤独而不苦。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无疑是孤独之景,但王世祯却乐在其中。“隐者自怡悦”,孟浩然如此,王世祯亦是,古人似乎都是如此,喜好隐逸。若说古人因享受孤独,精神上有天地万物相伴,故说孤独不苦。而更多人却为漫漫长路的独行者,也不似古人一般与景作乐,且天涯知己,自古难遇,久而未遇是常事,又如何说是不苦?
若真如此,倒也不必令自己在路上反复徘徊。毕竟无插柳柳成荫,无意苦寻却偶然相遇的喜,更动人心弦。若人人都懂高山流水,怎来伯牙子期的千古佳话?若人人皆是识马伯乐,千里马最终也不过沦为大众平庸。众里寻他千百度,才能蓦然回首,惊喜于灯火阑珊处。
任何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方,永远不要因为感到孤独而不断寻求认同,这往往会令你落入焦虑之网;任何一个人,也永远没必要因为害怕孤独而假装合群,人前谄媚左右迎合,人后怅惘迷茫郁郁寡欢。
正如周国平所说: “我相信,一颗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它在一定意义上是自足的。”
即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而孤独者自足。
孤独非苦,因为它有等待未知的惊喜;孤独非孤,因为它可以存放独立的自我;孤独却是独,因为孤独是个人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