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乡1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经济繁荣、生活水平提高的当代,在世界进入了发展的轨道的现代,我们高颂生活的美丽。然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擦肩而过的瞬间,人们是否想过,我们遗忘了什么?  
  人情的冷漠,亲情的平淡在这繁华喧闹的城市上空,张牙舞爪肆无忌惮的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欢声笑语中,我们迷失了自己。  
  我们在奔跑中丢失了,弥足珍贵的人性。前不久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老人被一辆卡车撞倒,之后司机逃之夭夭,周围的人群“冷静”地看着血流一地的老人,作出了“理性的判断”--袖手旁观。一位热心人看到后送其去医院,却被老人的家属抓住索要医药费,而当时的群众也没有一个人来为其辩解。我至今记得,老人家属说过的一句让我痛心的话:如果人不是你撞的,你怎么会送她来医院?呵,冰川世纪般的冷,我从来没有想过,救人需要理由而不救人却成了理所当然。那么是不是我们每做一次好事,都要向所有的人报告“动机”是什么呢?  
  再繁华的都市,没有了人情味,便是一座死城。再强盛的国家,缺少了真善美,便只是一堆瓦砾。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思想道德的建设。一个国家,无论贫困与否,只要人民团结互助,亲如一家,那么,它就有骄傲的资本。  
  别让阳光泻下来只剩下黑白。正如这句话所说的,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追求思想观念的进步,只要每一人都肯携起手来,我相信,奇迹会发生,一切都会发生。  
  在人来人往中,让我们看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真诚的笑脸。信任那些真心想要帮助我们的人,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层楼正在一日一日地疯长,难道我们的精神就势必会萎缩吗?  
  自5·12汶川大地震后,我看到了希望之烛正在升起。可是,是不是5月12日一过去之后,那些曾经为他们流泪的人们也会随之忘记了自己曾高举着蜡烛许下的愿望?我一直害怕这易变的生活节奏传递给我们这样一颗易变的心。人心的隔阂是不是终有一日会筑成高高的围城,挡住了所有原本可贵的人情?  
  我想,也许我们就是一群噬血的寄生虫,是吞噬掉腐朽的浓液,还是啃噬我们自己的心灵?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别让原本该拥有灿烂笑容的我们,在这个充斥笑靥的人群里,只留下干枯的灵魂在瞬息万变中一再瞬息万变。那个时候的街头,频频跳动的红绿灯,会冻结所有属于人类该有的表情;那个时候的世界,尘埃会凝固住所有的声音。  
  (指导老师:刘仕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