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性源于责任11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关于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可否认,责任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约束,一种力量,责任更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全面体现。品性源于责任,责任造就成功。

位高权重,其责任也就更重大。正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大钊“铁肩担道义”;梁启超“知负责的苦处,尽责任的乐趣”;毛姆承担责任是显示本质最有效的方法。而肩负起重责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从小养成的优秀修养。但是物极必反,若是为了显耀自身的责任感而负责,应是将自己的爱融入责任,使其合二为一。

民国头十年黎锦熙在湖南办报,帮他誉写的三个人:一个老实的抄写,错别字也照抄不误,他一直默默无闻;一个则认真的检查并纠正错字语病后再抄写,后来他写了一首词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是田汉;另外一个人仔细阅读后,只抄写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其他的则随手扔掉,后来,他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伟大领袖毛泽东。

无论任何事,哪怕是自己厌恶的事,只要去做,就必定要全身心的投入,负起做好它的责任。责任并不是一副沉重的担子,而是让我们拥有认真严谨的品质,促使我们追求尽善尽美的动力。高尔基在《螳螂的故事》中写道:“要使周围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应该像蜡烛那样燃烧。”在我看来,这句话被周恩来总理译释得最为贴切精彩。

毫不夸张的说,新中国因有周总理而至少进步了三十年。他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在他身上显露无遗。陆游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钱一放翁”正是他的真实写照。1974年国内混乱,“四人帮”预谋篡权,总理病危。但他仍带病坚持,飞到韶山与主席商量邓小平任职一事。之后,便一直躺在医院里,就像诸葛亮卧病军帐,仍侧耳静听账外金戈铁马声。当时主席也病重,“四人帮”的唯一忌惮便是周恩来。他就像是没了弹药的战士,只能用自己的身躯去堵枪眼了。病魔的折磨使他常处在针刺刀割的痛苦中,但他依旧撑着,因为他心系千万百姓,牵挂着党上网生死存亡,他知道只要他多坚持一分钟,“四人帮”就不敢轻举妄动,党的希望就多一分钟。

弥留之际,他仍拼着最后一口气息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去给中央打个电话,中央让我活几天,我就活几天。”之后不久,他便悄然离去了。但他仍将他的气息撒在中国大地的每片净土上,时刻庇佑着他牵挂的人民 和国家。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我认为这句话评价周恩来总理再合适不过了。是责任造就了总理无私奉献的品质;是责任,促使了总理“鞠躬尽瘁”的品行;是责任酿就了总理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更是责任,奠定了在总理的带领辅佐下使新中国向泱泱大国迈进的基础。

责任是衡量品质的重要标准。若拥有责任就拥有金子般闪光的人生;若拥有责任,就拥有至高无上的灵魂,若拥有责任,就拥有高尚纯洁的品性;若拥有责任,就拥有一个迷人美丽的世界!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