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愚公移山10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小议愚公移山  
  愚公是传说当中的一位人物,他一个九十多岁的老者,用自己坚持的精神感动天地。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这是《列子•汤问》中有关愚公移山的记载,愚公移山肯定不可能是真的,但是他的精神是不是存在呢?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愚公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坚持精神的体现。有时人力是渺小的,就如同愚公面对着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时,人的实力就显得无比的渺小。试想就算是在现代人们用各种高科技仪器,想要移开两座大山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是比五岳还要大的万仞高山,人在自然面前显得那样渺小。但是,愚公敢于去于自然界作斗争,就算他明知自己不敌,他也要去继续战斗。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强悍到极点的精神。试想如果一个国家有了这种精神,那么又有哪个国家能妄图去侵略它?如果一个军队有了这种精神,那么又有哪支军队能与之匹敌?如果一个公司有了这种精神,那么在市场竞争中又有哪家公司能与之竞争?如果一个人有了这种精神,那么命运又能对他有什么作用呢?一个永不认输的人,什么东西能摧毁他的意志呢?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我们能学习愚公移山的行为吗?明知道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却偏偏要去完成,那不是不自量力吗?如果愚公移山的行为是存在的,那么结果也一定不是神话中所描写的那样,而是愚公含恨而死,两山依旧屹立在那里。愚公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代表,他的结局是由人类编写的,当然会是天神相助完成了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总是苛求完美,大自然已经赋予人们超越一切生物的智慧和极其优越的生存环境,但人类却不满足。妄图征服自然界,但是人真的能办到吗?  
  愚公是可敬的,与此同时也是可怜的。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