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8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国家畅想未来。这些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没实现。重要的不是实没实现,而是敢不敢想。法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敢于在封建教会专制下的社会里描绘理想社会的蓝图,毛泽东敢于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呼无产阶级政权,这些皆是怀揣梦想的勇士无畏艰险的追求。比起那些高大的梦想,我的中国梦似乎就要稍微“逊色”一些。我梦想着有一天,在中国受教育的学生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到实践学习,而非只局限于从书本中获得知识。

    我是喜欢实践的人。相信绝大多数人比起坐着读书,都更喜欢到室外去放放风,沐浴清风,赏赏草木;比起直接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更愿意在实践中玩着学,动动手脚,开开眼界。但由于种种条件,这一般是无法实现的。毕竟,时间得到的知识始终没有书本上的长篇大论的文字叙述的多。而且,基于中国众多的人口,竞争激烈,只有靠书本知识的一番比较,才可分出个高低胜负。

     然而我却始终觉得,实践是重于书本的。虽然不可能每条知识都通过时间来获得,但是实践必须被重视起来。关于实践成才,我想到了莫言的《四十一炮》中的主人公罗小通,在其父叛离母亲投靠另一个女人的日子里,跟着母亲捡破烂儿。虽然他从未上过学,但长期通过收破烂儿获得的经验却使小通也长成了半个人才,年纪轻轻就已聪明得讨人喜。即使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小通也拒绝上学,因为他觉得在学校学习既枯燥又是浪费时间。我十分羡慕小通,虽然他生活艰苦,但仍然成为了一个有学问有资质的人。小通的学问全来自于实践,没有半点来自于书本,却依然使他生活的如鱼得水,实在厉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实践的学习只是一个往头脑里硬塞稻草的过程,不仅过程枯燥无味,而且成果也寥寥无几。中国式教育目前是众多学者争论的问题,虽被中国矛头直指,中国式教育却也难有改动。我的中国梦,就是梦想中国的“硬式教育”能够转为“活式教育”,使在中国受教育的所有学生能体会到实践的乐趣,从而真正投身于学习。好的教育最终才会成就一个强的中国。梦想并非华而不实,而是努力则实。我希望我的中国梦能够在某一天实现。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