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时代里的时代大师900字

2024-06-1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不读《古兰经》,感觉《古兰经》就是《故事会》,但又一转念,不是什么故事都能写入《古兰经》的,这一点又胜过《故事会》。

眼下这则故事短小精悍,浅薄的我还不能参透其中奥义——“经”者,我辈不懂者也。可是有一点是我得出来的,那位大师诚然是老实厚道又兼可爱的。

我相信有人会说那大师圆滑,但我宁愿说他厚道。原因在于凡事都是能相比较的,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今天的大师们相比,古代的那位确乎老实厚道。

这是个行行出状元的年头,各行各业无论其大小、正反、黑白、好坏,只要做“精”,即可被人称道。倘若炒股赚了大钱,即可称之“股神”,棋下的棒就是“棋王”,球打的好,可以复辟帝制称为“皇帝”,甚至自摸和牌高手也能被叫一声“雀圣”。

数下来可以表示某位在某行业上的绝对霸主地位的称呼还真不少,但总结起来如何不是人们常说的“大师”?于是,这个时代是“大师时代”言不为过。

也许自己读了十几年的书也没被叫个什么“读圣”“学王”的,不免让我害红眼病,向大师喷口水,但是一些大师却实在让我不敢恭维,从每日“黄金档”教家庭主妇做家常菜的“家政女皇”到每晚零点不见不散的泌尿疾病专题讲座的专家,这些大师级人物如何让我多言溢美之词?也许土豆片有上百种做法,一种新药能让虔诚的患者一解难言之隐,但这些都不重要,我只不明白“女皇”“专家”们是怎么登得“宝座”“引渡众生”的。也许背后的事实只是:她,一个聪明的家庭主妇做得一手好菜;他,一个普通医生,研究的是关键部位。

有时神只是人,大师也只出于大众,只不过一些人意外的有了个契机,得以一步登天。试想,要不是有发达的媒体,各种夸张的宣传以及一大群甘心为之所趋的民众(或称之为“粉丝”),想当大师恐怕还真要学学我辈手不释卷十几载吧。

时代大师属于大师时代的一部分弄潮儿,做对做错不便一概而论,但是缔造大师时代的却不仅仅是大师,更大的动力还在于民众,没有如潮如水的信仰者,大师何以弄得“潮”呢?

但是有一点似乎要提一句,炒股可以暗箱操作,打球也能吹黑哨,打麻将更可以抽老千,由此便不难得知更多大师的底细了吧。于是,回到开头那位大师,不论他有无真本事,只看他能自报真相一点就是当今大部分大师做不来的。

于是,我们似乎应该呼唤点什么,王阳明,黄宗羲、鲁迅、季羡林,黄永玉——也许不只是一串名字而只会是一个词——巨擘。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