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三个理由14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曹操,一代乱世奸雄,生性粗暴,嫉妒心强,不肯听取能人志士的忠言,最终,自己一统天下的心愿未能达成,带着深深的遗憾与世长辞。  
  不善倾听者,必败。  
  这句话正是对曹操的一部分事件的精确概括,杨修,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其实他的才华与诸葛亮并不是天壤之别,相反,他们的才华可谓是不相上下。  
  曹操,嫉妒心强,不仅没有好好珍惜重用,反而还一味的排斥他,弄得杨修是空有满腹的经纶却无用武之地。杨修虽不是怀才不遇,但却成为一个“闲人”。在这样的境遇下杨修不得不恃才放旷,以显示自己的价值。  
  “鸡肋”事件,杨修曾告诫提醒过曹操。但曹操却置之不理,不听取杨修的意见,执意出兵,还嫁祸于杨修将他处死,赐罪名曰“扰乱军心”。不善听取者,必败。曹操大败而归方悟出杨修所言极是,可人一死,一切的一切,徒劳。  
  纵观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中,不善听取者自食恶果的事例还少吗?不少了。  
  《红楼梦》中贾府为什么衰败?是因为盛极必衰的残酷现实?不是,这只是一方面的因素。我们总是爱把这些怪罪到“盛极必衰”上面,其实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整个家族的原因,但是,我觉得贾府不善于倾听也是导致他衰败的原因之一。在管理方面的疏漏,不能及时听取意见,采取适当的调整补救措施,才导致的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悲剧。  
  特别是他们在管理大观园的方面属于前苏联的一党专政制,实权基本上掌握在王熙凤的手中,类似于前苏联的对国有农场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不参考,汲取别人的意见,凤姐说怎么样,他们就怎么样,而且不敢有丝毫差池。  
  大观园与前苏联的管理方式几乎一样,“斯大林模式”与“凤姐的个人崇拜。”大观园就是前苏联的翻版,堂堂的一个泱泱大国都解体了,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大观园呢?  
  虽然在贾府败落后,贾母也做了大量的“保鲜”工作,探春也用个人承包法试图挽救大观园,这些虽然没有最终挽救了大观园,但是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为贾府的悲剧根源错综复杂,贾府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广泛集中民智,种种的历史原因,家族原因,将贾府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善倾听者,必被社会所淘汰。  
  看国内外震惊世界的举动,有哪一项是自己闭耳塞听,与世隔绝的空想创造出来的呢?没有。  
  国内:  
  看神五神六的相继升天,有哪个中国人不为之骄傲自豪的?可是,在骄傲自豪喜悦激动的背后,有凝聚着多少汗水与流血呢?  
  设计图,就是有上百个工程师,经过缜密的计算,合理的构造,以及精密的设计,经过无数次的讨论,无数次的修改,无数次的设计,几百人,几百天,几百月设计了几百张图稿,最终却只有一张被采用。  
  这一张设计图凝聚着几百个设计师几百次的修改和设计,制造。就算一个小零件也会有几十个部门共同合作来完成的,经过了上千次的实验,反复的拆装,才初具模型。  
  不断的合作,不断的讨论,不断的倾听,不断的修改,不断的不断,终于,成了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  
  善倾听者,必能获得成功。  
  国外:  
  印度,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飞鸟集》。  
  泰戈尔,印度伟大的自由体诗人,因为《飞鸟集》我们熟悉他,我们懂得《飞鸟集》走遍了世界多少角落,《飞鸟集》被译成了多少种语言。但是,你们是否知道泰戈尔有的时候会为了一句诗走遍多少闹市,田野,乡间,小溪,听取过多少意见,贵族,平民,贫民,奴隶,稍有意见,泰戈尔都会仔细斟酌,有时,甚至可以不眠不休,最终,他著成了享誉全球的名作《飞鸟集》。  
  善倾听者,必能获得成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