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边缘10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天色朦胧,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在马路上匆匆行走着,仿佛这地很烫脚,他们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都不会停下脚步。各种汽车也快速地在这城巿中穿行,一波又一波,像浪涛一样永不枯竭。站台上站满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还不时地抬起他们的手腕看看,踮起脚朝远处张望着。这就是现代城巿快节奏的生活映照。

望望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变迁不禁让人有些迷失了自己。但只要你仔细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现在的城巿很奇特。

北京,一个古老的名字,在我眼里它就是历史的圣地。我们知道鸟巢,知道水立方,但有多少人知道弄堂、巷子?曾几何时,在红色的故宫墙外,是横七竖八的小巷子。四合院里的老人们嗑着瓜子,妇女晒着衣服。即使是下雨天也能看到穿着黄色雨衣的大妈,手提着一篮子蔬菜,小碎步地跑过马路,消失在长长的弄堂中。

冬天的北京是寒冷的,白雪淹没了整个城巿。抬头望望空中的公寓,那里面的人们也许开着空调,喝着咖啡,看着电视。而回头看看我们的弄堂,又会发现堂中的人们坐在自家的炕头上,脚边放着盛有各种颜色绵线的篮子,手中不紧不慢地织着,嘴里不停地唠着。

上海,科技发展的代名词,它和北京一样,也正在发生着翻天履地的变化。黄浦江边,高楼林立,创意奇特。看着它们你还会想到那些曾经的弄堂?翻开影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巨人般的东方明珠,它顶立在天地之间,是东方的擎天之柱,是科技飞速膨胀的产物。第二幅图,是一个破房子,它空空荡荡,凹凸不平的地,破旧不堪的墙,就好像那高楼轻而易举就能把它狠狠地压在地上起不来。即使是这样,它也矗立了一百多年,也许会更久。

上海原本有许多漂亮的老房子,那些房子连同古老的时间像琥珀般凝固在我们的记忆里面。但是现在放眼望去,在上海总能看到一大片片一大片片被脚手架和工地围墙圈起来和地块,里面的一片都是废墟,而这些废墟,在不久的将来摇身一变成为万人追逐的城中热点。你知道吗?因为这些废墟,又有多少老人为它们哭得昏天黑地。这个繁华的城巿有一种冰冷的暗示:它在驱逐着什么。

玻璃幕墙、马赛克、高架桥、广场……不分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分气候和自然条件,不分城巿性质和地区差异,这一个个被现代人类“克隆”了的城巿,让我们忧心忡忡。“千城一面”,让它们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诚然,城巿的现代化,引领了国家的强大。但我觉得同时更要注重维护城巿历史的传承,让风水自然好的城巿应该把旅游业放在首位,树立它们的个性和特色。

历史应该是永恒的,不要让我们的城巿,处在永恒的边缘!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