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读《哈佛家训Ⅱ》,联想到现在身边的一些现象,忽然就有了点儿“可怜天下儿女心”的感叹。
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因为,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成长,不知要操多少心,受多少累,吃多少苦,做父母实在不容易啊。父母为儿女操心,一操就是一辈子,真是活到老,操心到老。从这一点说,做子女的,没有任何理由不感恩于自己的父母!
可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却常常存在着一些矛盾。
孩子放学回家,就因为测验考了80多分,惹得父母不高兴,爸爸吹胡子瞪眼,妈妈埋怨再三,满屋子都是乌云翻滚。要是争辩几句,“领导”高兴了,说你是“强词夺理”,“领导”不高兴了,这错误就大了,有可能吃“炊饼”(巴掌)。
女儿不喜欢学钢琴,但是父母就是想让她多才多艺,没法,每天闷闷不乐地弹30分钟,装的都是样子,心里真有点“坐监”的感觉。琴肯定练不好,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会对爹娘没意见吗?
自己想看一会儿“灰太狼”,好不容易获得“恩准”,可是,小孩子缺少自制力,一看就忘了时间。妈妈看着表:“10分钟到——”先是口头警告,如果你不马上离开电视,那好,“咔”,电源给你关了。而自己只为灰太狼的失败笑出一个音符——“哈”,断了线的喜悦,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心想:妈呀,你延长一分钟也好,让我把这个笑声完成不行吗!
每天在家时间,父母嘴里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作业去!(传达的是命令)” 好不容易换了一个问句:“作业做完了吗?(脸色还阴沉着)”时间一长久,这些话还让人爱听吗?
父母把孩子该想的,甚至没想的,都替孩子想得头头是道;父母把孩子该做的,都替孩子做得好好的。父母成了精心服侍“皇上”的“奴才”。
……
这些,我觉得很不利于我们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小鸟儿早晚会离开巢穴、离开父母,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起码,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要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其实,父母和孩子要多多沟通,父母更要了解孩子的愿望,从这一点说,父母也要“可怜天下孩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