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探索宇宙——追星少年的航天梦想8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在太空站中心控制室内,用新合成的仿蜘蛛丝‘生物钢’,模拟蜘蛛网超稳定形态,建造新的独立太空小站,每个小站都配备‘以蚯蚓为主体的微型废物处理、养殖循环系统’,用于处理有机废物,生产绿色植物和氧气,维持生命”,以上画面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我即将拍摄的“追星少年”纪录片最后的动画章节“航天梦想”,构思基于我的“开启天宫的梦想”——中国太空站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及2011探梦“天宫”——青少年科学实验搭载获奖方案。

哈哈,我就是一个小小“追星”少年,不过痴迷的是天上璀璨的星空,在许多小朋友还从来没有见过壮丽的银河美景时,我已经参加、组织了四十多次天文观测活动,如“追日”:2009年长江日全食、2010年大理日环食、今年11月14日还将随北京天文馆朱进馆长等专家去澳大利亚进行日全食、南半球星空观测等。我还要自编自导自拍“追星少年”纪录片,和大家一起分享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乐趣,先偷偷剧透几个几个精彩片段:

2011年起,我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朱江老师,北京天文馆朱进馆长的指导下,发起《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天文科普公益行动》,通过举办天文讲座、组织特殊天象观测,如日食、月食、金星凌日等,及传统民俗活动,如中秋祭月、观月,七夕观星等,帮助更多的同学们学习天文,激发他们探索宇宙的兴趣,截止目前参与人数超过1500人,2012年得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小天使行动基金的资助。

2011年,我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组织了中秋祭月、观月活动及国际观月夜活动,我的《祭月、观月、探月》获得了国际观月夜唯一的最佳征文奖,和全球的朋友分享中国传统的祭月文化、观月的快乐和探月的梦想。

今年9月22日晚第三届国际观月夜,主题是“同一个月亮”,我和全世界的朋友,共同仰望着同一个的月亮,向8月26日逝世的首位登上月球的尼尔•阿姆斯特朗眨眼致敬,耳边回响着他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9月26日晚,学校天文社组织了中秋赏月、观月活动,我用学校天文台望远镜对准月亮,彷佛看到在阿姆斯特朗的第一个月球足迹旁,又出现了一个新足迹,那将是我们中国人的足迹,多少代华夏儿女的探月梦想,一定会实现。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