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7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等等层出不穷的时代,人们都变得越来越小心谨慎,在这防不胜防的时代,只能无奈地回归乡村,回归自然。

自从去年哥在老家建了一幢楼房,孟洲坝成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在乡村有一套房子,心灵自然而然有了寄托。每次回曲江,百忙中总要抽空回孟洲坝,呼吸着孟洲坝新鲜的空气,眼睛享受着菜畦的绿,感受着乡亲闽南话的韵味,心灵慢慢沉稳。那是一种根的沉稳的静寂。没有根的人是可怜的,我的根在这里,因此,回到孟洲坝,便是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家园。

五一回乡,短短的两天时间还是挤出三小时回趟孟洲坝。正赶上一场及时雨,村里寂寂无人,就连一只走地鸡的影子都没有。唯听得雨打在黄皮树上,落在水门汀地上沙沙的声音。许久,才有两个小男孩冒雨骑自行车玩耍。一声惊雷,小孩也缩回屋子里去了。

春雷一个接一个,炸响在耳根。随着一条火花在村南樟树顶空闪现,一记炸雷后停了电,孩子们吓得鸟儿般扑进大人怀抱,身经百战的父亲背着手站在门口往外观看,我们急急把他拽回来。离开家乡太久,竟不知,这里是个雷区。

雨小了些,天也黑了。我们打道回城。路经大文山,拐入一家农庄,这里做的据说都是无污染的农家菜。与店家攀谈间,提及小学老师林桂莲以及林老师的妹妹林秀娟,店家高兴地说,她们是我的姐姐啊。后来买单时,还专门给折扣,十个菜,只要两百六。

小时候,我和妹妹曾随林老师来她家住了一个晚上,回到学校后,一个教音乐的女老师问我是不是去了林老师家住夜,得到证实后,她一脸得逞的快乐,并用鄙视的口吻向另一个老师说:“你看她那么脏,还好意思去别人家住!”后来,这个老师的老公在一次高空作业中摔死了,后来,她的大儿子得了精神病,后来,她自己也得了精神病。不知,是不是一种报应。

想归隐就归隐,想出山就出山,他们是幸福的,进可入山林,退可回城市,那么农民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