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才招聘市场上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我们也常听到大学毕业生几年都找不到工作,研究生有的只是在银行当个柜员,有的在科研院里分发报纸,甚至有的在看大门。结合目前每年我国读研,读博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人才往往变成了毫无用武之地的“庸才“。人才浪费现象,于个人,于社会都是一种明显的损失。
首先,为何会产生人才浪费现象?众所周知,为了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我国近几年的高校都在不断扩招。虽然高考依旧是中国目前选择人才标准最高的考试,但上大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难事。这样必然导致大学生人数猛增,为了保证人才队伍有划分的标准,社会又把眼光投向了研究生和博士。这样的”高学历运动“又会刺激高等教育而忽视了职业教育。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我国的高学历的优秀人才不断增加,却因为专业不对口等原因,只能白白变成了“庸才”。
目前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的一代人自身,也是导致优变“庸”的重要原因。现在就业的多为80后和90后,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并且享受了改革开放后10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很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他们明显的特点就是抗挫折能力差,自我意识太强,自我感觉良好,于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日益严重。相比他们,因为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前期对自己的教育投入很大,所以他们必须早些找到工作挣钱,实现对之前投入的回报。于是大量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就会退而求其次地去竞争中专生就可以的简单工作,从而导致严重的人才浪费现象。而且不会人际交往,往往会让自己在工作岗位的竞争中被淘汰。
作为还没有接触到残酷就业竞争的我,认为现在社会上存在的许多庸才就像是“被放错了地方的宝贝”,看起来像垃圾。那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控制人才浪费现象,变“庸”为优呢?
当然,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锻炼自己的抗打击抗压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但并不意味着一直做小事。每个伟人的起点都是很低的,但同时,每位伟人的目标都是十分远大的。我们应该有踏实进取的心,而不是安于现状,另外,我们也要更多地学会如何融入整个社会,而不是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是否与人交往愉快是我们能否赢得用人单位青睐的重要能力。能够做到这样,也许我们就可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保持住他们的优秀而不是被生活磨成了“庸才”。
国家的作用当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总是说要提高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对人的素质的提高。但这些的最终目的应该落在为社会和国家服务,出力的落脚点上。我国目前的人才利用率只有60%多,远低于本该有90%的要求。所以我国应该积极健全体制,明确分工,确认责任,在高校“保量”的同时更注重“保质”,让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人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我们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职业教育。毕竟在当今社会下,专业的技术人才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
虽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生人才浪费现象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人才浪费现象不容忽视。我们要多多变“庸”为优,让中国在复兴路上走的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