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夕阳,夕阳里有海鸥飞翔,水面上,有燃烧的波光。浪在礁石上开花,一朵又一朵,彼此起伏怒放,原来,石头上也并非什么都不能生长。有希望的胚芽,就一定能找到绽放的土壤,在人生途程中,有着等待自己去唤醒的最真最纯的梦想。最初的梦,开始于童年时代,它使我哭泣,使我微笑,让我梦想着用幽雅的琴音向世人展现我内心的世界。
与它相遇,是在荷花盛开的一个午后,我独自漫步于清香沁人的荷花池畔。不觉中,远处隐约传来一缕缕古筝的琴韵,穿过一丝清凉的风,漫过一池涟漪的水,悄然游至我的面前,轻柔哀怨的萦绕在我的身边。这种心弦的振动,不需要言语,不需刻意去描述,只要轻拔那包含一切的弦。
十二岁时,专注于《渔舟唱晚》,梦想做个渔家小女,头戴尖斗笠,身披绿蓑衣,手持长青竿,看西塞山前的白鹭,尝桃花流水中的鳜鱼,竹杖芒鞋轻似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晨曦初露而出,残阳斜照而归。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繁忙的劳作之余,体味艰辛与快乐,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任己自在逍遥。十四岁,偏爱于《笑傲江湖》,希望有天成为少年游侠,身怀绝技胸怀宏大志向。手拔琴弦,畅弹“笑傲江湖”古曲,腰系三尺青锋,尽诛忘恩负义之人。古道斜阳,天涯海角,铁胆豪情,快意恩仇。听沧海一声啸,滔滔两岸潮,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嘶啸的西风白马上驮载不群的思绪,在悠扬的古朴琴弦上弹尽无尽豪情。十六岁,钟情于《湘妃泪》。似乎是在刹那间听懂了那低吟的篇章,回转的乐曲,感受到什么是柔情似水。想见远古的娥皇,女英,身置洞庭碧波间,伫立于摇曳小船之上,遥望湘君,持守关爱,真情等待,不论风雨。最终那一腔的情思,化为泪雨,在青螺碧云的君山,留下斑驳的泪影。这虽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却成就了一曲千年的绝唱,一段万古的传奇。十七岁时,沉醉在《高山流水》之间。不愿如孟浩然一般“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觅”,而希望能遇到“明月清风酬雅韵,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情境。遥想当年伯牙在古琴台上抚奏心灵的乐章,弹至厚实凝重之处,子期便称:“巍巍乎,高山”,弹至回环婉转之处,子期便道:“潺潺乎,流水。”这种心底深处的琴声,世上共鸣之声又有几何?千金易得,知音难觅。以前总不明白,俞伯牙何以断琴悲之友,而今才晓,这才是真正的心灵相通。
于是才懂得什么是可贵的,懂得了如何去珍惜。知晓即便是朋友远行,也不必悲伤,因为在平原之处看山的体验,比置身山脚之近的观赏,来得更清晰、真切。这些年来,每当无形的音符在冥冥之中翩翩起舞,动人的旋律便汇集起来,将我笼罩,心从此多了一份纯静。那个夏日的午后,琴声融入了我的生活,很喜“独坐幽篁里”,虽有“深林人不知”的寂寞,却更有“明月来相照”的酬情。琴音早已消失在我身旁,然而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份自我感受,一种心路历程,一种无尽的追寻。
把自己当太阳举起,才会有自己的天空;把自己当种子播种,才会有自己的原野;只有用心追寻那纯真的梦想,才会见到斑斓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