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红11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星期天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客厅,发现桌子上摆着一袋鲜灵晶亮的的汤圆,这才想起,今天是元宵节!

小时候的元宵节,总是很热闹,很红火。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挂,烟花炮竹响彻天。一大家子,姨妈,舅舅,哥哥,姐姐……前呼后拥,全都来到外婆家,欢天喜地,说说笑笑。丰盛的菜肴,漂亮的衣服,哄得我们这些小孩子心里乐滋滋的,真盼着天天过元宵。现在的我捡拾起儿时朦胧的回忆,又不禁觉得自己当时的天真和幼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可不是这种期待就可以满足了的。传说,元宵节点彩灯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它们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多么美好而令人陶醉的传说啊。而在现实生活中,自古以来,人们都坚持把这一天作为欢庆的日子。“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代诗人苏味道这首《正月十五夜》所描绘的,正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京城长安元宵节灯会热闹非凡的场面:人山人海,车马喧嚣,歌吹拂天,通宵达旦……品味着令人陶醉的传说,享受着着悠久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心底不由得对元宵节又平添了几分热爱。我穿上鞋,戴上帽子,出门去找寻元宵节的乐趣。商场里,琳琅满目,而最惹眼的,却是挤满柜台的大大小小的灯笼。。

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欢快的音乐不时在耳边飘荡,当然,还有人们的欢声笑语。今年流行的“中国红”出现在每一个角落,也映在我们的心里。元宵,我们的元宵。

在这个国际化的世界里,我们的节日会成为这个万花筒中 的奇葩。“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即使在异国他乡,人们依然酷爱耍红灯等传统活动,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有一种更加强烈的美好愿望…… 难忘心中的灯笼红。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