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回到过去,走一遍古代文人的辛酸艰苦,再与监狱里的伟人共诉感想。
人类,因懂得了自我惩罚而走向了文明,法制,就是这种文明的必然果实。
《广陵散》曲终,嵇康蒙冤而死,随着嵇康,淼不可寻,又一个被小人终结生命的伟人,嵇康身戴木枷,被一群兵丁,从大狱押到刑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居然还有太阳。
但嵇康入狱和赴死的过程,都表现得非常漂亮,已被历史铭记,那个时代,极其混乱,又极其美丽。司马昭听信钟会,判处嵇康,但嵇康丝毫不解释,一曲《广陵散》足以表明一切,死得美丽。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人绝望的走来。他朝着这个当是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在这里,他想,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他明白了,三十多年来,洋洋自得地炫耀,是在炫耀无知。他的自省,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江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马上就要产生。
“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
余秋雨《北大授课》中写到的那些伟大生命,大半与监狱脱不了干系。司马迁之狱,承受了毁灭人格尊严的酷刑。成了制定千年历史格局的开山之祖,使后代中国永远受惠于历史理性而生生不息。李白之狱和杜甫之狱,这两颗中国诗歌的至高双星,都曾经在监狱里痛苦煎熬。文天祥之狱,表现的是他作为一个末世高官的高尚文化人格,监狱是成就仁义的最好平台。
古代文人,伟人经历挫折,面对谗言,依旧保持内心所追求,成熟于磨难后。泰戈尔说过:“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