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题记
冬日清晨,漫天飞雪,似是早春时节的柳絮因风而起,在那广袤的天地之间升腾飞旋,迷了人眼,若是走出屋去,恍若就在霎时,身上便粘结了从九万里苍穹之上扑下的结晶,有着无限的怆然之意。
屋外清寒而寂静,而我在屋内听着风雪飒飒,手中捧着的是老子的《道德经》。那个伴随着升腾紫气向着函谷关行进的哲人,他的智慧,纵然在千年之后依旧值得深思。只是我早已经习惯了在快速的阅读之中寻求快感,故而只是浏览而去,不求甚解,恍然惊觉,才发现那些文字如同过眼的云烟,在心上并未着一点痕迹。我有些气恼,正欲将此书扔下时,手边触碰到了一个温热的杯子。原来是母亲见我沉浸于书中,故而将一杯清茶置于手边。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嫩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香袭芝兰关窍气”古人说的果然不错。
我牛饮一大口,自以为豪迈,却被苦到面目扭曲,怀疑人生,那淡淡的茶香入口之后,却化为了苦涩,滚烫的茶水入腹,舌头上都似乎有了如同针扎一般微小的痛意。母亲见了,说到:“这茶啊,需要慢慢的品,不能一饮而尽,否则,留下的只有苦涩。”我轻呷了几口,细细地品尝。那茶水入口,依旧有些涩意,但是不见了当初的有若蚀骨的苦,那涩在口齿之间流转,我轻轻将他抿下,茶水入腹,似是打了一个寒颤一般,将通体的寒意逼出了体外。而口中的那股涩意也尽皆消失不见,变为了带着淡淡茶味的香,在口齿之间氤氲,悠长。
我再次看向手中的《道德经》,先前我如同是牛饮一般将此书过了眼,却未在心上留下痕迹,故而便如同那镜月水花般感受的不真切。老子的智慧需要如同饮茶一般细品,才能透过纸张感受到那前人遗墨之香。
一杯淡雅的茶,伴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品茶中的“亦苦亦甜”不也正是书中“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福”的含义吗?
我的目光再次看向那一盏淡雅的茶瓯,飘出了缕缕水汽,如同是流传千载的文字,散发出思想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