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晖园文化之旅1000字

2025-01-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人们都说,“北游颐和园,南游粤晖园。”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终于可以观赏一下这个全国最大最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古典私家园林——粤晖园。

今天,我们来的目的是参加在南韵馆举行“世界博物馆日之东莞粤剧博物馆成立一周年暨‘粤晖园’杯全市粤曲曲艺私伙局大比拼启动仪式。”

到了南韵馆,首先,它给我的印象是那样神秘,那样严肃。趁仪式还没有开始,我们的“导游”——学校的副校长叶兆源说要带领我们参观南韵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欣喜若狂。我们可以看到粤剧表演的一些道具。那五彩缤纷的衣服,银光闪闪的头饰,还有粤剧表演化妆的步骤等等。走了一会儿,我也不知怎的,我的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这是因为我看到一个人如花似玉的女人,我心想:这个女人到底是谁呢?也许校长看到我迷惑不解的样子,就停下来说,这个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红线女了。我想:红线女不但人美,而且音甜,真是十全十美。到了二楼,那种气氛更加严肃了,使我也不敢笑了。在这里,我了解到粤剧的历史。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梆子、徽调、汉调等,传入广东,广东本地戏班演出的声腔受这些外来声腔的影响很大,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被称为"广腔",从现在粤剧的音乐中还可以看出弋阳腔和昆腔的痕迹。清代道光年间,广州的戏班分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戏,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间外省戏班来粤者甚众、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丰富的养份,艺术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山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山腔、弋阳腔、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 此时的本地班已经与外江班“判然迥殊”,进而逐渐形成粤剧。

时间像箭一样过得飞快,仪式就要开始了。鞭炮声震耳欲聋。原本寂静的粤晖园也因此变得热闹起来!鞭炮声过后,大舞台上出现一男一女在对唱粤剧。那个女的轻轻细步的出来,然后,那个男的就大踏步出来。男的声音雄壮,女的清脆,实在太美妙了。连原本对粤剧充耳不闻的我,现在都产生浓厚的兴趣了。

啊!南韵馆,我爱你!同时,我也爱你,粤晖园……

啊!我很高兴参加这次于粤晖园文化之旅!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